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智利航班筆記--不辦美簽

繞道澳洲的想法。從 Orbitz 查詢 SYD (澳洲雪梨 Sydney, Australia) 至 SCL (智利聖地牙哥 Santiago, Chile) 最低價也在 3,000 美元以上,還不算從雪梨來回台北的機票。所以,不要去想了。

Orbitz 網站不支援從新加坡或韓國出發的航班搜尋。所以我直接去 韓航 網頁,結果,我認為韓航沒有飛去智利的航班。首爾有兩個機場:Gimpo 和 Icheon,仁川 Icheon 是主要國際機場,編碼 ICN。從 ICN 到美國達拉斯機場的來回票定價 2000 美元。反正韓航沒有飛南美的航班就對了。

日航 Japan Airline 的確有從東京成田 (Narita, 編碼 NRT) 機場飛智利的航班。從 Orbitz 查詢的價格是 2,909 美元(含稅價),高於最低的 AA 航班 (2,013)。仔細檢查之後,也發現其實日航也是在紐約,洛杉磯或芝加哥轉接其他航空公司的班機去南美。日航在智利並無辦事處,顯示他們不直飛智利。

直接去 新加坡航空 查詢,則顯示他們根本沒有把智利聖地牙哥放在網路目的地查詢的列表上。

所以,想要繞道新加坡或澳洲去智利的想法,在經濟上不可行。而想要找日航或韓航的直飛班機而避免美國簽證的想法,看來也不實際。所以,還是回到原點:辦美簽,在台灣買來回洛杉磯或達拉斯的機票,從網路買美國來回智利的機票。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衛星電話調查筆記

這是為了駱駝登山會採購衛星電話(當然是為了登山安全)而執行的網路調查。日期在 2007 年 10 月 26,27 兩天。所有資訊都是以這兩天能夠查到的為基礎。

基本上,我原本知道的衛星電話系統有亞洲衛星 ACeS(亞星,Asia Cellular Satellite System),銥衛星 (Iridium)Thuraya。但是,頗受好評的 Thuraya 系統不涵蓋台灣,所以免談【後來也涵蓋了,寫在另一篇報告裡,看 Thuraya 衛星電話】。著名的 Iridium 真正涵蓋了全地球,包括南北極在內,想必在第三極--聖母峰頂也可以用。但是通訊費較高:可以撥出的預付卡最低是 150 美元,在 30 天內可講至多 75 分鐘;而且手機 (Motorola 製造的 9505A) 較大又較重:(375g,倒是號稱防水防塵防震,這一點頗吸引人)。總之 Iridium 就算了。

因為「四季」和「北縣」的登山(溯溪)朋友們推薦 ACeS,所以也就在上述背景調查之後,主要探索 ACeS 的現況。不論哪一種衛星電話,都得自力救濟去買,台灣沒有在地的行銷和維護。為什麼呢?有一說是,因為不能監聽,所以台灣禁止公開販售衛星電話,只有防災中心之類的機構可以專案採購。不過,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可思議,就連中國都可以自由買賣衛星電話了,台灣難道會比中國還怕通訊自由嗎?我覺得純粹只是因為台灣的市場太小,蜂巢行動電話幾乎遍布全島,所以沒有衛星電話的需求;除了我們這些專門想去人跡罕至之地的登山者以外。

ACeS 原本有三大股東,主要是印尼的 Pasifik Satelit Nusantara,另有菲律賓的 Philippine Long Distance Telephone 和泰國的 Jasmine International PLC。他們在 1998 年幾乎倒閉,美國加州的 Lockheed Martin 公司此時買下了 32.5% 的股份而變成最大股東。後者在 2000 年 2 月 12 日負責由哈薩克斯坦發射了 Garuda-1 衛星,本來還說要發射 Garuda-2,看來是沒有下文了。因此整個 ACeS 就由一顆通訊衛星負責。該衛星當時號稱世界最強,有 4500Kg 重,屬於高軌道地球同步衛星,大約位於印尼的婆羅洲上空三萬六千公里處。從台灣望去,大約在南南西方仰角 60 度左右,不算太低,不至於過份容易被遮蔽。以下是 ACeS 公布的衛星涵蓋與仰角圖。


這顆 Garuda-1 衛星預計運行 12 年,也就是到 2012 年壽終正寢。它在設計上可以同時轉接 11,000 路電話,用戶總容量高達兩百萬戶;也就是說可以賣出兩百萬個門號,而同時能有一萬一千接通的電話。可是,事與願違,Garuda-1 自從升空之後就問題不斷,除了天線出狀況,太陽能電板也有故障,再加上營運不如預期,至 2005 年底只賣出 14,000 個門號,所以沒錢雇太空梭上去修理衛星。因此,ACeS 實際能夠涵蓋的範圍只有上面那張圖的一半。幸好台灣距離衛星不是太遠,我們在它的涵蓋範圍內。大部分的華南地區也還好。

ACeS 有三個地面收發基地台,分別位於印尼、菲律賓與泰國(三個原始的股東)。在菲律賓的基地台由 Smart (ACeS Philippines Cellular Satellite Corporation) 營運,ACeS 是他們的 SmartLink 品牌下的一部份。他們似乎沒有販售手機,但是有賣 ACeS 門號(SIM卡),預付卡及加值卡。他們網頁上宣稱的 法定代理商,在台灣的包括 NERA TELECOMMUNICATIONS LTD 台北分公司:02-87898338,以及 TEN POLO ENTERPRISE,電話 0958-330709。

這樣拖到了 2006 恐怕狀況一直不太樂觀,在越洋輪船的衛星通訊上早就是第一龍頭的英國『海事衛星』公司 Inmarsat 想要跨足陸地和天空的衛星通訊市場,在 2006 年 9 月 4 日正式簽約買下了 ACeS。易手之後,Garuda-1 衛星的故障問題就是 Inmarsat 的問題了。據說他們也不會維修它,而是在 2008 發射他們自己的衛星來補足它。就目前來看,Inmarsat 將會開發新的商業模式,但是 ACeS 的舊客戶與行銷也都還在進行。只是 ACeS 官方網站所連結的 網路商店 似乎停擺了,沒有庫存貨品。他們還有中英文的手機操作手冊,但是看來網站已經被凍結了。

Inmarsat 成立於 1979 年,本來是歐美跨國的衛星通訊任務組織,後來轉型為公司。至 2005 年止,Inmarsat 在地球上空擁有 11 顆通訊衛星,是遠洋船業的標準合作伙伴。此公司在倫敦股市上市,而且還是前 250 大呢。

Inmarsat 系統的接收器(終端機)原本比較大而重,因為並沒有想要讓人帶著走。它的接收設備通常由 Thrane & Thrane 公司設計製造,基本上是一只小耳朵衛星接收器,再配上其他電子裝置,於是可以用來通話、送傳真、上網。這套衛星通訊系統稱為 BGAN (Broadband Global Area Network),此系統最輕最小的終端機是 Explorer 100 或 110,沒有外置天線,重量 995g 大約就是一公斤啦,平面大約 20 乘 15 公分,有 RJ45 插座,並支援 USB 和藍芽。美國的 SAT1USA 公司標價 1900 美元 (100 款式) 或 2600 美元 (110 款式),所以,硬體的價格可見一斑。至於通訊費我沒去查。

Inmarsat 併購 ACeS 之後,把該系統改名為 IsatPhone。IsatPhone 的經營模式看來尚未底定,Inmarsat 的官方消息顯示,此產品在併購一年後的 2007 年 7 月 16 日才正式宣佈上市。至少菲律賓的 SmartLink 門號與預付卡都還在經營,也許會以兩種品牌繼續經營一段時間吧。IsatPhone 的手機還是只有一種,亦即 ACeS 原本採用的那種手機。而我甚至找不到販賣 IsatPhone 門號的代理商,可能在大陸有兩家,還沒聯絡上,詳於後。只確定 IsatPhone 目前沒有預付卡形式的服務,只有固定門號、繳月租費及月底繳通話費的這種傳統電信服務。雖然 SmartLink 繼續販售門號與預付卡,不過沒看到關於被 Inmarsat 併購的消息,某一張美國的販售網頁說,ACeS 至少可以持續用到 2010 年。其實距離現在已經不遠了。如果這樣,就該考慮是否值得投資。

以下是 IsatPhone 宣稱的涵蓋範圍,褐色部分是目前的服務區,淺色是海洋而深色是陸地。這其實就是 ACeS 目前的實際涵蓋範圍。消息都說 Inmarsat 將在 2008 發射一顆 F3 通訊衛星(第三顆 Inmarsat-4 款衛星),圖中藍色部分就是新衛星運行之後的涵蓋範圍。而此範圍也將提供前述之 BGAN 服務,使得 BGAN 可以涵蓋除了南北極以外的全世界。至於 IsatPhone 則不知是否會涵蓋全世界;對我們來說,只要涵蓋台灣和大陸,加上尼伯爾和中亞,或許就足夠了。不必擔心 IsatPhone 將來是否會擴充涵蓋範圍的問題,如果要全球衛星通訊,直接找銥衛星 (Iridium) 就好了。


ACeS 與瑞典的 Ericsson 公司合作開發此衛星電話系統的手機(或稱終端機 Terminal)。自始至終 Ericsson 就只設計了一個款式:R190。它比五年前的那種最簡單手機大一點點,但是配了一支比例上超大的天線。雖然是老設計了,不過仍然是市場上最輕最小的:

  • 三行液晶顯示(僅英文)
  • 重量 : 210 克 (包括電池)
  • 三維 : 130 x 50 x 32 mm
  • 通話時間 : 約 2 小時 40 分
  • 待機時間 : 約 42 小時(衛星) 或 47 小時(GSM)

R190 在設計上是衛星與 GSM 900 雙頻,在台灣的協力廠商是 台灣大哥大,如果有他們的門號則可以在 R190 上支援此 GSM 頻段。台灣大哥大的網頁提到 藍星通訊 公司代理 ACeS,他們說『聖稜的星光』採購他們的衛星電話。Ericsson R190 手機在 Inmarsat 買下 ACeS 之後,改掛 Inmarsat 商標,但是本質上並無改變。

關於 ACeS 與 R190 手機在台灣的使用經驗,有一份重要部落格文件,由
Dear John 在 2005 年四月份發表。

座落於香港(似乎是)的 TDI Telecom 公司還在賣 R190 及 Smart 預付卡。網頁看來有人在維護,例如 2007 年 6 月 1 日還有更新。台灣有一位聯絡人:蘇先生,地址在台北市北平東路 24 號 4F 之1,電話 02-23918608。報價為 32,000 台幣,包括手機、兩顆電池,充電器,門號 SIM 卡及一分鐘測試用使用權,在台北交貨。

Smart 預付卡每張 50 美元,說是只准用三個月,但是有人說可以稍微超過。至於 50 美元可以講多久,沒有定論。因為撥出的電話是先由菲律賓的基地台收訊,再以漫遊形式傳回台灣,由『台灣大哥大』轉發;中間怎樣拆帳收費?查不出來。

ACeS 和 Ericsson R190 被整併到 Inmarsat 的 IsatPhone 產品內之後,由 Inmarsat 指定的代理商當中,沒有台灣的商家,大陸有兩家:

  • China Spacecom 中宇通信,Tel:+86 10 6230 4454,Email:qibinghui@Chinasatcom.com,Web:www.1349.cn。新款手機的品牌已經改成 Inmarsat 了,但是中宇的產品型錄上的照片還是寫著 ACeS。
  • MCN China,Tel: +86 10 6529 3342,Mob: +86 136 0101 3256,Email: zhaoyumin@bjmcn.com


R190 的歐美定價是 775 美元,約合 25,000 台幣,所以台灣的售價實在偏高了一點。有部落格指出,美國的零售價應該在 550 美元左右。美國有 Satellite Outfit 在賣手機 ($675 基本配備,另加電池一顆 $29)。而 UStronics 售價 $595。但是沒看到如何買門號。

根據 2007 年 10 月 8 日在 ATREXX 發佈的一份消息指出,美國的 Stratos 通訊公司將代售 IsatPhone 門號,而且通訊費會比 Inmarsat 宣布的定價稍低。可以想像 Stratos 是 IsatPhone 在美國的門市。消息指出 IsatPhone 此時尚未有預付卡服務,但是 2007 年底前將可能有改變。也就是最近了。

根據 2007 年 10 月 20 日的駱駝理監事會議決議,我們即將向會員發起一項專款專用的募款,用在衛星通訊方面。就以上調查來看,在台灣採購的基本開銷(包括硬體與三個月左右的通訊費)大約要 33,500 台幣。但是,從大陸或美國的 IsatPhone 代理商採購,可能可以在 23,000 台幣以內解決。總之,既然是專款專用,先募款再說,如果不夠再說,有剩的話也是當作未來的通訊費預算。豐年恰好回台灣了,似乎只有阿斗學長比較合適代為聯絡大陸的代理商,看看 IsatPhone 最近是如何發展的。

以上就是啟動募款前所做的功課。期望所有駱駝會員在考慮捐款前,能有足夠的資訊作判斷。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駱駝2007面天山會師活動--副會長獎

我今天找出來一只放了兩年沒用的登山電子掛錶,High Gear AltiTech 2,請參考以下網頁。

http://www.thealtimeterstore.com/altitech.html

我為它換了新電池,檢查無誤,打算捐出來當作摸彩的禮物。就當作「副會長獎」吧。我自己無法參加會師,就算是禮到人不到囉。雖然不是全新的,但是我買的 AltiTech 1 在跟仲齊走完那趟南二段之後就壞了,寄回美國送修,他們改送一支全新的第二版 AltiTech 2 給我,而我那時已經買了現在戴在手上的 Suunto 登山腕表,所以這支電子掛錶可以說從來沒有真的用過,擺在抽屜裡用完了一顆電池。

它的功能有:

  • 電子時鐘,可以設定兩地時間,12/24 小時顯示
  • 氣壓計
  • 高度計,m/ft 顯示
  • 溫度計,C/F 顯示
  • 電子羅盤
  • 碼錶
  • 鬧鐘,兩地時間各兩個預定時刻
  • 夜間背光

新品的定價是 150 美元吧。已經找不到原廠包裝,但是還有原廠說明書。受獎者如果需要協助,請直接跟我聯絡。

為了讓受獎者馬上開始用,我就寫一點簡易的使用說明吧。

按鍵


面對掛錶的正面,右上角是 [S1],順時鐘方向依序是 [S2], [S3] 和 [S4]。『按』就是按一下的意思,『按住』的意思是按下維持 4 秒左右。

切換時區


時間模式左上角顯示 T1 是台灣時間,T2 是第二時區。目前 T2 設定為格林威治時間。將來出去玩可以設定為目的地時間,例如尼泊爾是台灣時間減二小時十五分鐘。按 [S4] 臨時顯示另一時區的時間,按住 [S4] 切換顯示的時區。

時間模式的其他資訊


在時間模式時,按 [S1] 輪流切換其他資訊模式為:

  1. 當月日期,星期,氣溫
  2. 氣壓變化記錄圖,此時氣壓
  3. 氣壓變化記錄圖,氣溫


顯示模式


按 [S3] 輪流切換顯示的模式為:

  1. 時間模式
  2. 電子羅盤
  3. 氣壓計
  4. 高度計
  5. 高度紀錄(我從來沒用過)
  6. 碼錶(我從來沒用過)
  7. 碼錶紀錄(我從來沒用過)
  8. 鬧鈴


電子羅盤


其實不甚可靠,僅供大約參考,還是傳統指南針好用。進入此模式後,等待一秒才會開始顯示,而顯示六秒後熄滅。按 [S1] 讓它再度測量。顯示前方(有個小三角形箭頭的方向)的羅盤度數。儀器需水平,錶面上有簡易水平儀。儀器需遠離電器或金屬,例如登山杖和頭燈。螢幕外圈有一段黑色弧線處,大約是北方。

高度計


經常需要根據地圖或山頂校正,或者記得顯示與實際的差距。有時誤差高達 100 公尺。按住 [S2] 進入調整模式,按 [S1] 或 [S4] 提高或降低高度。按 [S2] 結束調整。高度數字下方顯示現在時間,上方顯示高度紀錄,每條相隔約 16 分鐘,每格相差約 20 公尺。

開關鬧鈴


在鬧鈴模式,按 [S4] 切換第一鬧鈴或第二鬧鈴時刻,按 [S1] 切換鬧鈴開啟或關閉 (ON 或 OFF)。鬧鈴開啟時,時間模式右邊有一個鬧鈴符號。其他模式似乎沒有差別。

鬧鈴設定


在顯示第一或第二鬧鈴時,按住 [S2] 可以設定鬧鈴時刻。採 24 小時制,所以小心,如果晚上七點要鬧,需設定 19:00。按 [S3] 切換時或分,按 [S1] 或 [S4] 加或減數目字。按 [S2] 結束設定,鬧鈴自動變 ON,可按 [S1] 關閉它。

時間設定


在 T1 或 T2 時區,按住 [S2] 可以設定該時區的時間和日期。按 [S3] 依序切換時、分、秒,秒的設定有點特色,試試看就知道。然後是年、月、日、12/24 小時制。按 [S1] 或 [S4] 增加或減少數目字。按 [S2] 結束設定。

背光


按 [S2] 亮幾秒鐘。

提醒


氣壓和溫度不可經由使用者調整。它的防水功能沒有宣稱的那麼好,請盡量避免直接淋雨。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850*77.1

昨天在研討會上,看到全任重教授親手在現場操作 Excel 2007,很單純地計算 850*77.1 得到答案 100000 (十萬)。

誰都可以計算正確答案,是整數 65536 恰好是 2^16 - 1,我不知道這個 bug 和 unsigned short int 有沒有關係? 但是,就算是這種與型態有關的錯誤,不是早就該被訂正了嗎?

很久以前,我曾經看過一位研究生用 Excel 算出大於一的相關係數。當時我根本沒興趣去調查發生錯誤的原因, 反正我覺得微軟的軟體做什麼都是正常的,只是告訴學生換成 Matlab,永遠不要再碰 Excel 就對了。

只是,我一直信任的 Matlab 也不可靠。他們的 wavelets 工具箱曾經出錯,計算出不符合數學必要條件的結果。這是羅文仁發現的,後來我們全部自己寫 wavelets 的基礎計算程式。

還有 Maple 的問題比 Matlab 更多一點。也是昨天看到全教授展示的: 1/(1+x+x^4)^2 從 0 到無限大的暇積分,得到答案 0。被積分函數相當於 1/(1+x^8),一定是可積的,而且恆正,Maple 能夠正確顯示它的圖形。但是積分卻是 0,明顯地錯誤。

注:兩個向量的相關係數,相當於它們夾角的餘弦比值,因此必定在正負一之間。

2007年9月22日 星期六

學生們的來信

其實都是卡片。

不過,這些年,不論任何形式,收到手寫的字都已經特別令人感動了。
前半年收到兩張,昨天收到一張。
忽然了解到,收到這些片語隻字是多麼幸福的感覺。
在這個行業做了許久,也不算缺乏自信,
卻仍然感受到那些同學帶來的鼓勵而欣喜不已。

自己的欣喜也想要跟大家分享,
我想要抄寫一些內容上來。
雖然不是壞事,我還是替他們的身份保密吧。
畢竟沒有獲得許可。

(知床連山的雪景明信片)
> 暑假有安排旅遊或爬山嗎?我來北海道體會了北國的風光
> 像是大雪山的壯麗冰河山川,和知床的野生動物(蝦夷鹿北狐等)
> 很新鮮有趣。老師您有空也來這玩,一定會喜歡的。

唉,這個暑假,結果只走了一天一夜的「陽明山暗夜橫斷」
http://libai.math.ncu.edu.tw/~shann/mountain/index.html#yangming
和三天三夜的雪北翠池漫步
http://libai.math.ncu.edu.tw/~shann/mountain/index.html#xuebei
以及合歡山的露營。也記不得為甚麼會這樣了,反正幾乎沒有登山,
也沒有新的百岳進帳。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 La Bola 區色彩鮮艷的建築物明信片)
> 紙很小,太興奮有很多東西想寫來跟你分享。
> 昨天去 Argentina 東北部 Iguazu trekking 真是太棒了
> 除了山有壯麗的氣勢外,大自然水的力量也很嚇人,
> 聲音轟隆隆的,在現場聽氣勢真太令人震懾。
> 現在飛回首都休息一晚,明天又要飛去南極圈內看極冰融化及企鵝
> 現在這裡是 summer 很熱,女生不管多老都穿很少,露胸部。
> 在這裡我都敢說我是胖子圈中的大瘦子哩。
> 這裡食物也很 natural,可以吃到沒有農藥添加的蔬果,
> 最好吃的牛肉。在這裡玩不胖真是太 difficult 了。
> 他們 9:30pm 才吃晚餐,很豐盛,吃完差不多就是睡覺時間,
> 我每天肚子都好撐...美食當前難以抗拒啊!
> 還有超奶味的冰淇淋 ...

顯然這位同學知道我愛玩也愛吃,似乎也暗示我愛看胖女生的胸部
(我不承認)。還記得收到卡片時接近過年,校園裡寒雨淒淒,
她把一張 160 平方公分的卡片寫得滿滿的,不留一絲空白,
我找了好久才看清楚簽名,否則還不知道是誰寄來的呢。
看完了彷彿窗外晴空萬里,周身溫暖,快樂了一整天。

好像出國去自助旅行的都是女生?為甚麼呢?最標準的說法是,
男生都留在台灣賺錢給女生出國旅行。哈哈。
其實現在就有一位新科物理碩士正在英國旅行,
她的男朋友的確在台灣努力工作賺錢。
不過,我還是覺得那只是笑話,
大部分的女生還是用自己賺的錢去旅行的。
我想,真正的問題是,一般來說男生真的比女生缺乏好奇心。

(一張 Thank You 卡)
> 我是數學系畢業學生,曾經修習過你教導的 Java 程式設計
> 轉眼間畢業已經兩年了,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
> 不知道老師近來如何?雖然兩年的時間說長不長,
> 說短不短,但是我一直都很感激老師的教導,
> 讓我不管是在退輔會當兵,或是現在上班都能學以致用。
> 能受教於像你這樣出色的老師是我的幸運!感謝你。

這可能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所能獲得的最大獎勵了。
收到卡片之前,其實因為某些原因,我的心情有點陰霾。
這張即時的卡片,救了我的一天。
說來慚愧,我不認識這位同學。
那時候的 Java 課,人太多了,我無法認識個別的學生。
而且大多數學生其實跟不上我的習慣步調,
因此那門課我講得很少(倒是記得出了幾題不錯的作業)。
看來以後講少一點也好。

前不久有機會和一位頗有成就的校友一起吃冰淇淋,
他也提到,現在他在工作上的成功,
來自於當初在數學系計算實驗室的學習和操練。
當時我跟同學們一起制定的許多系統管理規範,
對他將來在業界從事管理非常有啟發。
據說總公司想把他調去美國,管理更大的系統。
從計算實驗室出來的優秀人才,據說已經有人上探億元身價了。

2007年8月24日 星期五

白茵塔行前筆記--行程計畫

極短簡介:無論是美國《戶外》雜誌 (Outside)、《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 的巴塔哥尼雅專書 (Patagonia)、Frommer 的智利旅遊指南以及智利本國的觀光介紹,都稱『白茵塔大迴圈』(Paine Circuit)為世界上『經典』的健行路線。


看 Google 搜尋白茵塔圖片的結果


經費:為了節約,我放棄了導遊和挑夫,在健行中全自助。這意味著我們將需要「大背包」。但是我正在預約山屋,有山屋的地方也有食物可以買。即使如此,因為飛機票真的很貴(除了南極以外,那裡可以說是世界上距離台灣最遠的位置了),所以我估計還是需要九萬元的旅費。

我們選定智利南端有飛機場的大城 Punta Arenas 集合以及解散,預定日期與時間如下。在健行活動以外,隊員可以自由活動,自行安排交通行程,毋須集體行動。交通符號意義為:

==> 車行
--> 健行
~~> 船行(這是我特別有創意加進去的一天)

總共住旅館三夜,山莊四夜,帳篷四夜。預計每日行程都在六至八小時內可以完成。我們將完成傳統的『白茵塔大迴圈』路線,外加兩段岔路。計畫 Day 1 就是 2008 年二月二日,時間一律指智利的當地定義。所以 Day 12 就是二月十三日(二月六日是春節)。

Day 1 (2008/02/02 16:00) 集合:智利朋塔雷納 PUQ, Punta Arenas 機場==> 納塔勒斯港 Puerto Natales (H1)
Day 2 納塔勒斯港--休息,採買,整裝,適應 (H2same)
Day 3 納塔勒斯港 ==> 阿瑪嘎塘檢查哨 (Guarderia Laguna Amarga) --> 賽隆營地 (Camp Seron) (C1)
Day 4 --> 狄克森湖小屋 (Refugio Lago Dickson) (S1)
Day 5 --> 洛佩羅營地 (Camp Los Perros) (C2)
Day 6 --> 帕索營地 (Camp Paso) (C3free)
Day 7 --> 格雷小屋 (Refugio Grey) --> 珮奧湖小屋 (Refugio Lago Pehoe) (S2)
Day 8 --> 義大利營地 (Camp Italiano) (C4free) 來回法蘭西峽谷 (Valle del Frances)
Day 9 --> 洛庫耶娜客棧 (Albergue Los Cuernos) --> 智利諾客棧 (Albergue El Chileno) (S3)
Day 10 來回白茵塔展望台 --> 公園旅館區 ==> 阿瑪嘎塘檢查哨 ==> 公園管理中心 墮落湖小屋 (Refugio Lago del Toro) (S4)
Day 11 管理中心碼頭 ~~> 納塔勒斯港 (H3)
Day 12 ==> (2008/02/13 08:30am)解散:朋塔雷納機場 PUQ


連結一些旅行社網站上看到的圖片:











2007年7月12日 星期四

推薦郭奕成的 2007_04_29磺溪

Flickr 相簿「2007_04_29磺溪」,水與石的紅色交歡

http://www.flickr.com/photos/yicheng/sets/72157600499184568/

奕成啊,希望你付費了。否則這樣的作品如果將來從網路上撤掉了實在可惜。

2007年5月23日 星期三

沙巴神山【行前筆記】:民生常識

馬來西亞在台灣辦簽證的辦公室在:台北市敦化北路 205 號 12 樓 8 室(民生東路口),手續費台幣 800 元,電話 (02)2716-7075、2716-7580。參閱馬來西亞觀光局的台灣版官方網頁 http://www.promotemalaysia.com.tw/about_8.htm。機場稅據說已經隨機票徵收。

沙巴的通貨是馬幣 Ringgit Malaysia,又稱「林吉特」或「零吉」,簡寫 RM。馬幣:台幣約為 1:10。馬來西亞有外匯管制,在台灣不容易兌換現鈔。網路上大家都說以台幣可以在馬來西亞當地兌換馬幣現鈔,而先在台灣換些美鈔當然也好。網路上也有人說可以用 ATM 在馬來西亞提現金。以我在大眾銀行設定國外提款密碼 (四碼) 的經驗,在智利和日本都成功提款,匯率比信用卡稍好一點,每次提款的手續費 70 元台幣。

馬來西亞似乎有兩家行動電話公司:Maxis 和 Digi,都提供 GSM 2G (900/1800MHz) 服務,台灣的普通手機 (雙頻) 都可以直接使用。打電話跟中華電信行動通訊的客服人員確認過了。從台灣打電話到馬來西亞,以我使用中華電信行動電話的經驗,要把號碼中的 0 也鍵入,不像台灣是省略。例如我們的 Agent 是 Peter Chang 先生,他的電話 019-861-8331 從台灣撥去就是 +60198618331。我也曾使用 Skype Out 打電話給他。這位先生會講一點華語,但是我還是跟他講英語比較順利一點。

馬來西亞使用 Type G 三角插頭,又稱為 13 安培插座。電力標準是 240V 50Hz。發現一張 全球各國插座表 真好用。

馬來西亞的車輛靠左行駛,高速公路速限 110 Km/hr。

一般消費及旅社不流行給小費,但是商家會自動加一成服務費。就像台灣吧。

我們搭乘馬航的直達班機來回亞庇,去程是 MH69 班機,回程是 MH68。時間頗為恰當,早去晚歸,拉長旅遊時間。但是,我在出發前才發現,馬航的網路報到 Internet Checkin 功能似乎不靈,看來只能提供馬國國內出發的旅客使用。這一點小麻煩,希望日後能有改善。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沙巴神山【行前筆記】:背景知識

東南亞地區有許多固有的中文地名與人名,所以不一定要從英文或拉丁文再音譯回來。因此中文的稱呼未必等同於英文。

沙巴神山的羅馬拼音名字是 Kinabalu,但其實馬來人的發音像「King那巴魯」,又譯「京那峇魯」,是當地原住民卡達山-杜順族(Katazan-Dusun) 所謂的神山。何「神」之有?我讀過兩種版本的神話,都不出台灣原住民那種類型的神話,個人覺得沒必要複誦於此。她是東南亞最高峰,海拔有幾種說法,根據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資料,是 13,455 英呎,合 4,101 公尺。其實沒有比玉山高多少。她大約在玉山南方 1900 公里,座落在婆羅洲 (Borneu) 的北端,屬於克洛克 (Crocker) 山脈。

婆羅「洲」是中國的舊稱,雖然用了像「非洲」「亞洲」的大氣派名字,但是後來她被西方地理學歸類為「島」而不夠資格稱「洲」;她是世界第三大島。婆羅洲的北側約三分之一屬於馬來西亞 (Malaysia),其他土地屬於印尼 (Indonesia,又稱印度尼西亞,意思是印度洋中的一群島)。屬於馬來西亞的這一部份,又分成兩個省份:北側是沙巴 (Sabah),南側是沙勞越 (Sarawak)。這兩個省份之間,還夾著一個小不丁點的國家:汶萊 (Brunei)。

沙巴在 1888 年落入英國口袋,二戰時期輸給了日本,戰後各地紛紛各自獨立。至 1963 年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政府,除了新加坡在兩年後另外獨立而脫離,以及汶萊自始不肯加入以外,整個地區都整併成了新國家「馬來西亞」。馬來西亞的領土分據南中國海的兩側,地圖如上(白色部份):西側在馬來半島的南半截(北半截屬於泰國),東側就是婆羅洲北部的沙巴和沙勞越。她的首都是馬來半島上的吉隆坡,英文寫 Kuala Lumpur,國際航站縮寫為 KUL。馬來半島上,有經濟作物橡膠、棕櫚和稻米,還有錫礦,其中錫礦和橡膠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地。馬來半島的繁榮都市都在西側,隔麻六甲海峽與蘇門答臘 (Sumatra) 相望;南亞大海嘯的時候,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就是被蘇門答臘遮住了而逃過一劫。半島中央是叢林密佈人煙稀少的主脊山脈:蒂蒂旺薩 (Titiwangsa),或稱中央高原。半島東側有些海灘或離島的渡假區,例如刁曼島 (Pulau Tioman),Pulau 就是島嶼的意思。但是馬來半島的旅遊畢竟以商務和文化為主,自然生態旅遊在婆羅洲那邊。

沙勞越的主要原住民是伊邦族 (Iban),其實這是個阿拉伯名字,不知怎樣流傳到了南亞?沙勞越的主要觀光資源是雨林、長鼻猴,例如峇哥 (Bako) 國家公園,和大型洞穴,例如摩路山 (Gunung Mulu) 國家公園裡面有號稱世界最大的洞穴、最高的鐘乳石,以及伊邦族的長屋 (longhouse)。所謂長屋就是一種居住型態,幾乎整個家族的人住在一條長長的屋子裡,許多部落開放觀光,讓旅客住進長屋的一間,並且跟居民一起宴飲歌舞。據說他們會極力邀請旅客表演同樂,到最後,分不清楚是他們在娛樂旅客,還是旅客在娛樂他們。沙勞越的首府是古晉 (Kuching),位於西南海濱,在馬來語就是「貓」的意思。

沙巴也有雨林,雖然不及沙勞越的精彩,但是如果不想走遠,就在神山腳下看看雨林也夠好的了。同樣地,神山腳下也有溫泉:寶林溫泉 (Poring),雖然不是最自然的也不是最豪華舒適的,但是下山來就近去享受,可能感受更棒。沙巴最獨特的觀光資源是神山、珊瑚礁、海龜以及紅毛猩猩。其中觀賞珊瑚礁和海龜的世界頂級地點都在沙巴的東岸,也就是神山的另一側,特別是史巴丹島 (Pulau Sipadan),那是馬來西亞最好的水肺潛水地點,據說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地點之一。至於紅毛猩猩的家,被規劃為西必洛保護區 (Sepilok Orang-Utan Sanctuary),位於沙巴的東北角。

汶萊不肯加入馬來西亞的原因是她生產石油,因此英國人加強「保護」這個地區的傳統王室,使得這個王族統治超過600年,是目前世界上在位最久的的王室。因為信奉回教,他們的統治者稱為蘇丹,奉神諭統治這個小蘇丹國。這個國家在1962年公投決定不參加馬來西亞聯邦之後,也立了憲法,而憲法裡面規定本國由王室總領行政立法與司法之三權。汶萊一方面極度親英,直到1984年才「不情不願」地宣告獨立。另一方面又是東南亞地區最極端的回教基本教義派,成為亞洲最保守的回教社會。他們的教義稱為 MIB: Melayu Islam Beraja,是學校裡必修的課程。因為富有,這個國家全民免稅,免費受所有教育,免費健保;付出的代價嘛,大概只是生活中沒有酒精也沒有選舉而已吧。

我忍不住要多寫一段汶萊,彰顯一個有錢又獨裁的社會,可以發生怎樣的天方夜譚?現在的蘇丹王 (1967年登基)任命自己的弟弟,Jefri王子,為財政部長。這位帥哥在任內以個人名義「消費」了40億美金,買了四架噴射機和2000輛汽車(在那個像台北市那麼大的國土上奔馳);以國家名義建造了一間皇家旅館,造價11億美金(台北101造價約17億美金,吉隆坡的雙子星大廈約19億美金),迎客大廳有80公尺高。當輿論實在太難聽,國王決定罷黜這位財政部長並且把他流放到倫敦之後,還同意支付他每年以五十萬美金為「上限」的津貼,以維持他「家庭生活之所需」。

華人在這個地區有長遠的歷史,在馬來西亞所佔的人口比例,僅次於馬來人。但是他們可能主要集居在馬來半島那邊。特別在半島西岸的三個較早開埠的港口城市,所佔比例尤高:新加坡(如今不屬於馬來聯邦)、麻六甲 (Melaka) 和檳榔嶼 (Pulau Pinang) 的喬治城 (George Town)。馬來人和華人通婚的混血子嗣,男性稱為峇峇 (baba),女性稱為娘惹(nyonya)。在馬來西亞落戶的華人,融合了中華料理和當地香料(包括椰奶、檸檬葉、辣椒、蝦醬)而形成的一種烹飪風格,就統稱為娘惹菜,例如叻沙麵 (laksa lemak),椰漿飯 (nasi lemak),還有一種燒烤辣魚肉的小吃,烏達 (otak-otak)。

馬來西亞的國教是回教。可預期豬肉食品較少。但是沙巴地區有多種文化的融合,並不確定回教有多麼主流。據說美食很精彩,熱帶水果更是豐富。回教對女性衣著的嚴格要求,在馬來西亞並不嚴重,但是基本上還是應該避免太短的褲子、裙子和袖子。但是如果順便去拜訪汶萊,衣著就需要非常保守。

神山座落在沙巴境內。沙巴的地圖如上。沙巴的首府是「哥打京那峇魯」或譯「哥打京那巴魯],拉丁文寫 Kota Kinabalu。其中 Kota 是首都、城市之意,因此這個城市就是『神山之都』的意思。很自然地,她就是登沙巴神山的入口城市。此城的國際航站縮寫為 BKI。而華人稱此城市為亞庇市,這是馬來文 Api 的音譯。Api 是火焰的意思,據說是因為當地以往多以茅草建屋,所以乾季時經常野火蔓延。二戰以前,沙巴的首府是山打根 (Sandakan),但是她已經徹底毀於戰火,後來就發展了亞庇市。沙巴和台灣沒有時差。

神山位於京那峇魯 (Kinabalu) 國家公園之內,成立於 1964 年,而於 2000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教育科學與文化) 列為世界遺產 (World Heritage)。公園與亞庇市距離 83 公里,但是公路蜿蜒盤旋,車程需二至三小時。亞庇市就在海邊,而公園總部海拔 1563 公尺,約當清境農場。

沙巴面積 72,000 平方公里,大約正好是台灣的兩倍。人口 150 萬,比台北市還少。京那峇魯國家公園佔地 750 平方公里,大約是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六倍,而是玉山國家公園的 3/4。用台灣的相對位置來比喻,如果把亞庇市比方做台北市,則神山相當於七星山,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國家公園相當於淡水外海,寶林溫泉就是馬槽溫泉,西必洛紅毛猩猩保護區大約在貢寮山區裡面,而史巴丹島差不多在宜蘭外海,就是相當於龜山島。但是,距離大約要乘上五倍。因為距離的關係,這次旅行暫時沒有把西必洛和史巴丹島列入計畫。海龜和紅毛猩猩大概就等別的機會了,但是海洋娛樂則可退而求其次,改到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國家公園,可以沙灘露營、浮潛,也有水肺潛水的課程。

經由上述,此次旅行的地點,聚焦在亞庇市、京那峇魯國家公園(包括神山和寶林溫泉)和東姑阿都拉曼海洋國家公園。順帶一提,東姑阿都拉曼 (Tunku Abdul Rahman,簡稱 TAR) 是馬來西亞獨立後第一任民選首相,是這個國家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人物。在 1960 年代初期,他開著一輛 57 年款的雪佛蘭轎車在馬來半島四處演講競選,那輛老爺車在麻六甲市的獨立紀念館展出。

就海洋學而言,沙巴的西側是南中國海(我們稱之為「南海」),東側是西里伯海 (Celebes Sea),而北側隔蘇祿海 (Sulu Sea) 與菲律賓相望。據說蘇祿海域還有海盜出沒。例如東姑阿都拉曼國家公園的五座小島就在南海,而史巴丹島就在西里伯海了。

沙巴位於北緯 6 度左右,接近赤道。這個地區的基本氣候型態就是:潮濕,多雨,全年氣溫與日出時間的變異很小。以平地而論,全年每個月的平均溫度都在攝氏 32 左右,濕度都在 85%--95%。溫度變化以垂直分佈為主,季節的變化很小。國家公園總部入夜後大約是 15 度,主要的住宿山莊 (3270m) 氣溫大約 6°C-14°C。

此地雖然基本上多雨,但是月降雨量還有略有差別,以 2,3 月最少。登神山最好的月份是 2,3,4 月,其次是 8,9 月。高海拔的清晨幾乎總是好天氣,所以傳統的登山行程都是兩天一夜,第二天凌晨兩點就開始走,趕在山頂看日出。但是如果登山以外,還想順便旅遊熱帶雨林、溫泉和海岸和水肺潛水,就要留意平地的氣象。颱風不會入侵這個地區,但是外圍環流有可能引起雨。

沙巴的最大種族是卡達山人,他們組成了沙巴的最大政黨並掌握地方議會。他們跟馬來西亞聯邦政府的關係有點緊張,認為沙巴地區賺進的外匯(例如觀光和木材)遠超過中央政府撥給地方的經費。沙巴是馬來西亞最窮的省份。在卡達山人中,那些弱勢的一群就被稱為杜順族,其實杜順這個名詞也是「果園」的意思。在國家公園的登山口附近待募的挑夫或嚮導,很多杜順族人,會講馬來語,土語和一點英語。據說他們很瞧不起遇到突發狀況就緊張得大吼大叫的人。

雖然一般人民的生活窮困,但是沙巴的旅遊設施很完善,旅遊業也很有規模和有制度;有制度到了據說對自助旅行者稍微不利的地步。這或許是因為「大英北婆羅洲公司」自從十九世紀末葉就以渡假區為藍圖來經營沙巴。

【2007-07-28 根據黃一琳建議修訂】

2007年5月20日 星期日

Flickr badge

我發現剪貼在 Blogger 的 Flickr badge 很久都不靈了,看來 Flickr 似乎改變了一些設定。因此去重新製造了一份 script. 產生程式碼的網頁在 http://www.flickr.com/badge.gne 特別記錄於此。這個網址在 Flickr 上面似乎找不到,是政廷告訴我的。

Blogger 出錯了

我的 EBC 日記 Day 1 明明還是「草稿」,尚未「發佈」,在部落格網頁並未出現,但是 Reader 的訂閱網頁中卻出現了這一篇!這是個錯誤,希望 Google 的程設人員自己能夠發現,我現在還懶得去告狀。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EBC Gokyo 健行: Day 5

這個幾乎是地窖的房間果然寒冷,早晨賴著不想拉開睡袋。聽到樓上阿發早早起床,接著豐州也開始活動,可能是被阿發拉起來的。他們都要準時到喇嘛寺前的廣場集合,打算從吹法螺的儀式開始,陪著喇嘛們走進寺內,然後旁聽他們的早課。我反正沒有相機,也不想去聽不懂的經(研討會裡有夠多聽不懂的論文了),等上面人去樓空之後,就又睡著了。直到廣場上的活動把我吵醒,才起床上樓等早餐。平常我們總是預約七點用餐,今天為了配合喇嘛早課,挪到七點半。旁觀歐美隊伍,好像比較習慣早起,他們常常在我們吃早餐的時候就出發了。

大約八點半,我們各自整裝完畢到客棧門口集合,準備出發。我看還有人在摸,就先去蹲個茅坑。這間客棧有一間室內廁所,但是小氣,只在夜裡開放。另外在外面建了兩間瓦愣板圍起來的茅房,從昨天上來就看他鎖著右邊那間,只開放左邊一間。這是此行第一次用到茅坑,今天之後,它就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了。茅房裡...就是茅坑嘛,茅坑裡...就是那樣嘛。不過茅房的第三象限,堆得高高的乾土和樹皮樹葉。蹲過之後掃一些土木灰硝到坑裡,其實效果還不錯,在視覺上和嗅覺上都挺管用的。這使得天波切的這所茅坑,至少比三六九山莊的茅坑要宜人多了。

就在我即將起身的時候,一陣狂風巨響從天而降,聽起來像是直昇機。接下來,看那薄薄的瓦愣牆板搖晃的程度,敢情那直昇機在我的頭頂上?我的第一個念頭是,得趕在那片牆被拔起來之前穿好褲子。第二個念頭是,茅房垮的時候,我該朝哪邊跳?所幸兩種情況都沒發生。當直昇機的兩位貴客:日本駐尼泊爾大使的老婆和女兒,縮著脖子壓著頭髮有點狼狽地跑出螺旋槳範圍的時候,跟我這個驚魂未定從茅房裡提著褲子衝出來的東方男人不期而遇,面面相覷,擦身而過。她們沒有跟我握手 8-(

說到日本,不知道是尼泊爾多大的金主?居然可以囂張到,在尼泊爾的飛機場裡豎立用日文寫的招牌,由日本使館具名用印。上面寫的意思是,不要向任何無理的收費妥協(可能是指索小費的遊民),遇到麻煩的話,日本國罩你。而天波切的喇嘛寺也不知道有多麼神聖靈驗?昨天傍晚那群衣著和體格都讓我十分納悶的日本老人,莫非都是像這樣飛過來的?

真的有一架直昇機降落在茅房旁邊石塊鋪成的平台上;我們昨天在上面拍團體照的那個平台。直昇機沒有熄火,客人下機之後就很帥氣地翹起尾翼,向前一蹬,俯衝下去,像自由式泳賽選手入水的姿勢,她就這樣沉進了杜江河谷。這時候,但見三名尼泊爾人倉皇走避,奪門而入,四名台灣人卻一齊衝向茅房(他們上茅房幹嘛?原來是)旁邊的空地,搶拍直昇機揚長而去的英姿。我則躲在美琴後面,重新把上衣和褲子穿好。

就在我還沒真的搞清楚狀況的時候,第二架直昇機又來了。今天是有菩薩要慶生還是怎樣?這一架的乘客稍微多一點,還是日本人。下飛機之後有喇嘛相迎,奉上哈達一人一條。這架次看來想要停久一點,它放慢了螺旋槳的轉速。過一會兒謎底揭曉,有一位白人婦女需要後送。豐州跑得老遠,在山坡上佔了一個好角度,準備捕捉直昇機躍起俯衝的連續畫面。可是沒人知道它這次要停留多久,我們已經比平常出發晚了快要一小時,嚮導就很不解風情地把豐州和小石和阿發這些攝影師們召喚回來,即刻出發。雖然他口口聲聲說尊重我們的時間安排,畢竟,他說,這是你們的假期。不過看來這天早上,他還真是有點著急了。結果豐州棄守了他的絕佳角度,為此憤恨難平。

如果說離開南吉巴札算是離開了文明,那麼離開天波切才算真正離開了人群。統計數據說每年超過三萬人進入這個撒迦瑪塔國家公園,假設他們集中在雨季和冬季以外的六個月(三月半到六月半和九月半到十二月半),則平均每個月五千人,每天約 166 人。證諸於前幾天在路上遇到的人,大約支持這個推論的數據。但是,可能很多人的折返點就是天波切,從今天開始,健行的道路就顯得清靜許多。

山徑陡降映佳河谷 (Imja Khola)。走在山陰面,上半段結冰未化,滑得幾乎想穿上冰爪;下半段融雪和著稀泥,還是得提著丹田的氣謹慎應付。降到溪谷,用一座鐵橋過溪;這座橋的結構很像八通關古道乙女瀑布前的鐵橋,但是長了四倍。映佳溪是杜江東北方的一條支流,她的上游是發源自洛子峰和阿瑪達布朗的冰河。今明兩天我們就得逆映佳溪而上,看著她慢慢變成冰河。我在橋上錄了一段影片(旁白說「牛奶河」是錯的)。


過橋後沿河西岸緩上,對岸陡峭的山壁上,時常出現飛泉瀑布。這一路上有很多刻了或畫了六字大明咒 (Om Mani Padme Hum) 的祈禱石,大大小小。爬上一段台階之後,穿越一道像南吉巴札村口的牌坊,就進入了龐波切 (Pangboche)。這座村莊沿西側山坡往上開闢梯田,村落也就順著梯田向上擴展,主要的聚落便分成上下兩莊。上莊有一座喇嘛寺,我們將在第十一天往婆ㄘㄟˋ (Phortse) 的途中經過她。

龐波切是個不小的村莊,沿健行路線有許多茶棧。我們抵達時大多還沒營業,也好,這樣走進院子裡坐人家的椅子才不會不好意思。路徑偏右下了一個短坡之後入莊,第一間客棧院子裡的景觀不錯,但是被人佔了。我們在第二間坐下來曬太陽,其實發現後面有展望更好的院落。

繼續往前走,跨越一條小支流時,看見溪邊有一棟比土地公廟稍大些的房子,裡面有一支水法輪(也就是用水力轉動的法輪)。其實水法輪從第二天開始就看到了,特別是登天波切的那個坡道起點,一連好幾間。不過可能水量不足,都沒在轉動。這是第一支有在轉的水法輪。法輪,英文稱 Prayer Wheel,藏語稱 Mani。圓柱體的法輪內部紮了一卷經文,這個法器的邏輯,跟風馬旗類似,就是說當它轉動就好像替你誦了佛經,因此就有修行或祈福的效果。西藏人不知道打哪時候起發明了這種利用水力的聰明辦法,但是在經濟上樸素的西藏人,似乎從來沒想過同樣的道理,可以用水力來磨麥子或者發電。


出了村子之後遇到岔路,從上龐波切下來的路徑在左邊會合。我們繼續沿映佳河谷往東北方走。此時河谷還算寬闊,但是河床與山腰路已經有超過一百公尺的落差。垂首可見一條從龐波切下溪、過溪、再蜿蜒爬上對岸的山徑。據說那是登阿瑪達布朗的路線之一。我知道在這附近將突破四千公尺,於是非常留意腕錶上的高度計。離開岔路口不久,我們就突破了玉山的海拔。我很緊張地走兩三步就看看錶,看到煩了忽然發現超過了,趕緊往回走,遇上 Lulu 的時候把她往回拉了兩三步,然後宣布:四千公尺。阿發走上來,豐州拿出相機,為這歷史性的一刻留下記錄:我們突破四千公尺了。其實這不是每個人的第一次;例如豐州去年在安娜普娜路線上,Lulu 在西藏,我在美國落磯山脈的伊凡山 (Mt. Evans),都曾超過四千公尺,但是不多。


接下來河階變寬,草木逐漸稀疏,薄薄的一層表土,因為乾冷而鬆落,被每一步揚起飛灰。這種海拔的植披自然應該是苔原,我在落磯山脈見識了美國人多麼慎重其事地保護他們的苔原,就連小男孩上去踩一會兒都要大呼小叫的。這裡的苔原可就沒那麼好命,因為尼伯爾人的生存壓力可比美國人沈重多了。一片苔原被牛群、居民和登山旅行的過客踐踏,只好讓出路來不能生長;美國的國家公園告示牌說,你踩一腳所造成的傷害,苔原要30年才能恢復(他們總是說得比較誇張)。這段路的河階地,寬廣得讓我覺得好像走在荒漠之中,到處都是路跡。高地本來就不利於植披,高山民族(外加像我們這樣的訪客)增加了土地的負擔,本來能夠滋養土地的牛糞,又幾乎全數被撿走曬乾,變成爐灶裡燒來取暖的燃料,這使得土壤更為貧瘠,表土流失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嚴重;每到雨季,高海拔的土石流和低海拔的氾濫頻率,就越來越高。似乎我們這些旅行的消費者,也該負點責任,但是除了多付一點錢以外,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看來我們都應該付出更多的金錢和體力,不要消耗高山上珍貴的植披,也把牛糞留在原地,全部使用自己背上來的瓦斯罐或去漬油作為燃料;當然垃圾也都背下山去。

荒漠中幾棟客棧,都有一圈石砌的圍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她本身既是村又是店),好像堡壘又好像綠洲(她們喜歡用綠色的屋頂)。稍微過午,我們來到一家名叫「阿瑪達布朗日出」(Ama Dablam Sunrise) 的小綠洲。把背包倚放在短牆上,走進屋頂是綠色壓克力而四周全是玻璃窗的溫室。屋頂透進了陽光而(關著的)玻璃窗擋住了風寒,這時候能當一粒溫室裡的草莓真好。阿發後來問,這裡怎麼可能看得到阿瑪達布朗的日出?Ramesh 笑他太認真了,說那不過是個「名字」,沒任何意義的。就好像「王子麵」既不是給王子吃的,也不是用王子的肉做的。(後面這個例子是單師凡舉的。)

今天中午我點了傳說中的尼伯爾「標準食物」:Dhal-Bhaat-Tarakari,依序是扁豆湯,白飯,咖哩燉菜。很難解釋扁豆是什麼?就是一種黑黑小小煮爛了像比較黑的黃豆那樣的豆子,煮成的湯盛在碗裡看起來好像用排骨熬成的灰白色濃稠高湯,但是其實就只是稀稀的...扁豆湯。白飯是泰國那種長粒米蒸出來的飯,鬆鬆的,老死不相往來。咖哩燉菜就是剁碎的蔬菜,可能包括花椰菜、胡蘿蔔、大黃瓜、馬鈴薯、玉蜀黍、高麗菜、萵苣之類的,跟咖哩煮成糊糊的一鍋。

上菜的時候,分成一大盤的白飯,一碗扁豆湯和一碗咖哩菜。三種東西都可以吃不夠再加。尼伯爾人的吃法是,把那兩碗料適量澆在飯上,伴在一起吃(幹嘛不做成燴飯算了?)。除非覺得累了或懶了,他們喜歡用手抓著吃。用手去攪和淋在白飯上的扁豆湯和咖哩菜,舀在右手三指之上,用拇指背推入口中。

我沒注意過他們飯前洗不洗手,但是飯後倒是都會洗。店家會隨餐奉上一只橫截面是長方形、一側有把手另一側有尖口的水壺,沒有蓋子,像是大杯的生啤酒杯子(美國人說的 pitcher)。一桌人共用一壺水,飯後大家在裡面洗洗手,然後喝掉;雖然不是每個人每次都喝,但是很多人會喝,或許順便漱口吧。彷彿喝那壺水也是傳統,我注意到這一幫嚮導和挑夫,就連小老闆蘇亞,喝那壺水都是一個姿勢:右手持壺,舉高,左手插腰,兩腿跨弓步,上身後仰,壺口凌空在嘴巴上方一掌幅處,凌空倒水入口。

沒多久,就連觀察力最不敏銳的人也能發現,我們這幫嚮導和挑夫天天這樣吃。真的是「天天喔」。因為他們窮嗎?當我們熱情地想要請客,讓他們換換口味,看來他們也不太領情(啤酒例外,一罐台幣兩百元的啤酒,他們喝得真爽)。有一天 Ramesh 說他是真的愛吃那種食物。他說自己從小長到現在,大約 90% 的時候都吃這套食物:Dhal-Bhaat-Tarakari(誰說它們都一樣?明明咖哩菜的味道和內容青菜常常不一樣)。而且他敢打賭,尼伯爾人幾乎都像他這樣吃。有一次他到印度出差,剛開始每餐走半小時到一個市場去吃他習慣的尼伯爾食物,幾天之後懶了,就在附近吃印度食物。吃兩天就受不了,此後一個禮拜,他餐餐走半小時專程去吃那一套 Dhal-Bhaat-Tarakari。

你想到什麼?小時候讀過課文:『習慣入人之深...』。科幻恐怖電影《變蠅人》(The Fly,要看第一集喔 (1986),續集通常不好看)裡面的科學家 (Jeff Goldblum,他也在《侏羅紀公園》裡面飾演數學家)衣櫥裡有四套衣服,完全一樣:完全一樣的四套衣服。女朋友發現了,驚問緣由,他說『這樣我就不必每天浪費時間去想我要穿什麼』。我國教育體制,要求中學生穿制服,想必也是同樣地用心良苦。我相信尼伯爾人天天吃一樣,倒不是為了避免浪費時間。但是,從他們身上,我相信只要從小養成習慣,人類是可以天天(或者大多數天吧)吃一樣食物的。從我們的文化來看,這無聊至極,但是客觀地想想,這又有什麼不好?不必燒砍那麼多的森林來養牛養豬,不必在館子裡面對菜單,像面對英文考卷一樣,苦思不得其解。那麼,如今從事農耕畜牧的那些人都要幹什麼去呢?我也不知道,做登山嚮導吧。

午餐後小憩,郭董需要午睡。他從這天起已經開始有高山反應了,只是我們都沒注意到。之後還是在寬闊的河階上遊遊蕩盪,助理嚮導 Amar 在一處岔路小心翼翼地照顧我們右轉過溪,開始爬坡。岔路口也是映佳溪和羅波切溪 (Lobuche Khola) 的匯流點。第十一天,我們將沿著羅波切溪走回這個路口。

往丁波切 (Dingboche) 的上坡,比天波切的短。也許我陷入了思緒,覺得沒走多久就到了,甚至沒看到到隊友都坐在路旁休息,被他們叫住了停下來。初次突破 4200 公尺,我走得特別慢,小心翼翼地施展休息步,不敢造次。丁波切海拔超過 4400 公尺,座落在一片寬廣的河階台地上,形勢像南山村,左右方位相反,大了四倍。村內一條「主街」,農莊和客棧羅列兩側;主街上有兩個泉水出口,村民都派小孩(包括小女孩)提著兩支水桶去取水。我們落腳的客棧靠近一處泉水,沒過多久,都聚在那裡洗衣服了。我發現洗衣服是比倒垃圾更敦親睦鄰的社區活動,大家不妨試試看。

我們在洗滌衣褲的時候,拉梅斯也來了。他誇耀自己的褲子,從來不會髒。我說他作弊,一定是背包裡放了一條完全一樣的褲子,剛才偷換上的。他大驚,說他這招用了幾年,第一次被人拆穿。其實,我是開玩笑的。我並沒有那種觀察力,至少沒有走在路上觀察另一個男人褲子的興趣。因為想到電影《變蠅人》有這種穿同樣衣服的情節,那時突然想起,就當是鬥嘴那樣隨便說了,沒想到誤打正著。

走回客棧,前庭廣場上斜拉了一條晾衣繩,大家就自己塞空隙把衣服掛上去。美琴和 Lulu 這時候難免斯文一下,把小件的衣物帶回房間去掛著。我這時抬頭看見剛剛越過屋後積雪稜線的月亮,對照一下時間,赫然發現這天是陰曆 11 或 12 日。換句話說,三或四天之後就有滿月。而那就差不多是我們將要登上此行最高點:黑岩峰的時候。跟隊友報告了這個發現,開始期盼在五千公尺欣賞滿月升起的畫面。

2007年4月27日 星期五

EBC Gokyo 健行: Day 9

今天的計畫行程是早晨四點出發,登黑岩峰看日出,下來勾惹榭早餐,然後拜訪基地營。還好昨天下午去過了黑岩峰,晚餐後做例行行程計畫時(每天晚餐後,我們跟嚮導談談次日的計畫,並預先點好早餐),大家都想打混,於是看日出這段行程就被從善如流地取消了。照常睡到六點半,七點集合用餐,快到八點出發前往基地營。

兒子問我「基地營」是甚麼意思,我想這要從聖母峰的登山型態說起,很難解釋。所以就跟他說,差不多就是「登山口」的意思啦,他就「喔」好像懂了。過一會兒,他說,你走了那麼久只有到登山口喔?想想,這麼說似乎也對。

出門後先沿著村外那一大片白沙灘的東緣朝北走,不必橫跨沙漠。走完沙漠遇到一座冰河融水積蓄的小湖泊,一匹馬孤伶伶地在喝水。這一灘水匯集了太多灰砂,可能也欠流動,看來渾濁並不像期望中的高山湖泊。村民不在這裡取民生用水,而是取用沙灘對面黑岩峰登山口附近的泉水。

往 EBC 的路徑靠著左側山腳,因為右側就是冰河了。昆布冰河在此已是上游河谷,兩邊的山靠攏過來,遮住了更高的山峰,別說見不著聖母峰,連努子峰也看不到頂。路徑多半就在有著尖銳稜角的大石塊間迂迴前進,偶爾還要跨越鋒利的冰塊,即使坡度很緩,走起來雖不太費力但是頗為費神。

因為這裡的山坡多半被冰封起來,飛沙走石比較弱了,冰河就比較乾淨。而越是往上走,可能因為冰河上游較陡,「流速」較快,被下游較慢的冰川阻撓,後浪推擠著前浪,一樣激起了屬於冰河的驚濤駭浪。它雖然沒有發出拍岸裂帛的聲響,其凶險的程度卻不輸狂風下岩岸邊的海浪。冰河前後擠壓,斷裂,分錯,堆疊,破碎,昂向天際如四射的寶劍;白色的冰塊之內封存了千年的日光,還在冷冷地望著蒼天,釋放出某種頻率的電磁波,說不上是藍還是綠。

豐州昨晚著了風寒,從半夜開始嘔吐,腳步有點疲軟,被美琴從後面追上,拍攝到這張好畫面。


早就在《寂寞星球》裡面讀到,EBC 堪稱世界上最高的垃圾場。如果它不是這趟旅程的正式「終點」,我可能就不走了。但是阿發說得好,就算是垃圾場,我們也要去見識一下。

或許是早期的登山者並沒有今天的環保意識,也可能有些隊伍是逃命下山的,對於拋在營地的垃圾也愛莫能助,總之五十年來那裡留下許多非常「耐用」的廢棄物。我和豐州走近營區的時候,在右下方冰河溝裡,看到一具龐大的「房屋」,在墨鏡裡看來好像是綠色透明的,很像從外太空墜落的異形,極為詭譎。仔細辨明之後,原來是一架墜毀而後被冰封的直昇機。幸好沒有一個駕駛員坐在裡面盯著我看。

隔天我將遇見一位高雅的英國人,他在二十五年前來過 EBC。當我聊到《寂寞星球》的評語和我見到的直昇機殘骸,他對於當年的景況有想像力豐富的描述。他說,二十五年前那次,他覺得地球剛剛經歷了外星人的攻擊,遍地狼籍一片焦土,那些僥倖逃過一死的地球人,苟延殘喘地躲在避難帳篷裡,他們又黑又瘦,歷盡驚嚇與風霜。

以下是抵達基地營之前的最後一次休息,鏡頭左方有一泓大約半個籃球場大的水塘,昨夜的冰層現在看來已經開始融化,使得我們不敢踩上去,走到對岸陰暗處的一個洞口去探險。那洞口的形勢就像白洋金礦山屋後面的礦坑口,看來引人遐思,都在說不知裡面是不是雪怪 (yeti) 的家?


到了基地營區,小石和 Bebi 已經為我們埋鍋造飯了。這裡其實是一大片寸草不生,連土壤都沒有,比較平坦可以紮營的區域。所謂「比較平坦」其實還是比南湖圈谷與雪山圈谷崎嶇得多。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帳篷搭得零零落落的。

今天本來要從勾惹榭的客棧買午餐背過來。我們都跟嚮導討饒,說那間客棧的食物真是夠了,讓我們今天中午吃自己吧。於是就像在台灣輕裝登頂一樣,帶了爐頭和小套鍋,也把一路托運到這裡的家鄉泡麵帶了出來,我還帶著脫水高麗菜(超過四千公尺就沒見過「一片」菜葉了)。我們很驕傲地表演給那些尼伯爾人看:「這」才叫做湯麵,有蔬菜有蛋花;不過他們好像也不太識貨,你很難跟一輩子 90% 時間都吃同一套食物的人,談食物的美味是怎麼一回事。

幸好後面來了一位識貨的人:那位雪梨來的金髮女郎。她正疲憊而飢餓地跟她的嚮導鬧脾氣,我們以非常標準的台灣式熱情把她請到「家裡」來坐,把「家裡」(還沒吃完)最好的食物都拿出來請她。美琴照顧她一杯熱飲又一杯熱食,把她感動得差點要叫娘了(這種時候,有奶就是娘啊)。雖然我們的「家鄉味」並不相同,但是都瞭解連續吃九天尼伯爾食物的感覺。所以,就這樣他鄉遇故知似地,她差不多把我們所剩的食物掃空了。

小石一直坐著管火,忽然跳起來,還滑了一跤。原來他坐著的壓力逐漸融化了砂礫下的冰,這時候滲上來濕了他的褲子。這才發現我們其實都坐在鋪了一層薄砂的冰河上。不能就這樣吃飽拍拍屁股走人,還要拍團體照呢。在阿發立腳架,大夥找背景的時候,我拍攝了一份環顧的影片。記錄到當時猛烈的風聲,還有兩隻梟飛入了鏡頭。



第一張團體照以努子峰北稜為背景,看見一條冰河支流,滾滾匯入昆布冰河。翻越這條支流就會進入西谷 (Western Cwm),但是如今的隊伍並不仰攻這道溪谷,而是溯主流而上,繞過北稜再轉進西谷。阿發的鏡頭很高竿地捕捉了一部分從陳年冰川裡散放的藍綠微光。郭董和他那天陪他的 Ram 還沒到,其他人都入了鏡頭。左起阿丹、美琴、Bebi、Amar、豐州、露露姑娘、小石、Ramesh、Deli、阿發。


第二張團體照以紮營區為背景,在一片黑色礫石山坡的下方,帳篷四下散落,我看到了大約三十頂,畫面中只看到兩頂。基地營並沒有確切標高,英國人的說法是 5364 公尺。


聖母峰究竟有多高?我想這是對於測量數據耿耿於懷的民族才會關心的事情,像尼泊爾人並不在乎。他們在乎的是山裡面有些甚麼聖靈,而不是山頂和海平面的垂直距離;聖靈的高度決定山的高度。更何況「海平面」也只是個假設的基準,例如巴拿馬運河兩側的太平洋和大西洋,其實並不一樣高。

最早的測量來自於『印度測量局』(Survey of India)。這個機構如今還在運作,並且與時俱進。她現在是印度政府組織中的一員,但是最初是由英國東印度公司於 1767 年成立的。他們以印度洋為基準,從 1832 年起,逐步進行偉大的三角測量計畫。直到 1847 年測得暫定為「十五號峰」的無名山頭為 29,002 英呎 (8839m),是世界第一高峰,但直到 1849 年才公告;那個時代,似乎什麼事情都是以慢動作進行的,還是我們其實都太急忙了?1856 年,那些趾高氣昂不可一世的英國人,以前任測量局長 George Everest (他也是那個大測量計畫的發起人)的姓氏,為這座世界第一高峰命名;這是埃弗勒斯那個名字的由來。後來,在 1954 年,印度測量局以 12 個更靠近主峰的測量平均值,修正她的高度是 8848m。

生活在埃弗勒斯峰周圍的雪巴人,以藏語的名字稱呼這座山:珠穆朗瑪。其實尼泊爾人本來沒有這座山的名字,對生活在加德滿都谷地的人來說,她也不過是天邊眾多雪白山頭的其中一座。直到 1956 年,一位名叫 Babu Ram Acharya 的尼泊爾歷史學者,才用他們自己的語文「發明」了撒加瑪塔這個名字,成為尼國政府對這座山的正式稱呼,也成為這個國家公園的名字。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根據 1999 年 5 月 5 日在山頂連續紀錄了五十分鐘的 GPS 資料,宣佈其高度應為 8850m。美國的官方地圖採用了這個數據,但是英國和尼泊爾還是喜歡八八四八這個數字。GPS 紀錄的另一個發現,是印度版塊仍然持續推擠著歐亞版塊,使得聖母峰不但持續慢慢長高,同時也以每年六公分的速率朝東北方移動;也就是朝中國移動。這意味著中國的國土每年要縮水一點點,不知道他們對此有何看法?

2005 年 5 月 22 日,中國也有測量隊登頂,執行了他們宣稱有史以來最精準的測量。他們測量山頂積冰的厚度為3.5公尺,因此在計算山高時扣除那一部份的貢獻,而宣佈聖母峰的高度是 8844.43 公尺。各位是否有同感?在測量山高這件事情上,這種精度的追求,顯得越來越無聊了。

回程中,我們又趕上了澳洲女郎。恭喜她完成了壯舉,可以繼續往西藏的旅行了。她看來狀況更不好了,豐州雖然自己也因為連續嘔吐而感到虛弱,卻還是很有騎士精神地(那就是要扶助弱小)把一支登山杖借給了她。她本來有一支(租來的),後來湊了一雙,據說真的有幫助。

下山再沒多久,遇到郭董和 Ram。其實我的體能還很好,時間也還早,真的應該在那裡陪他轉返基地營,幫他拍幾張照片,或者陪他合照的。畢竟他老人家雖然很慢,卻也非常難能可貴地即將完成他一生中最高的心願了。可是當時想了一下卻沒有付諸行動。為了這個缺失,我懊惱了好幾天。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真是古有明訓,記在這裡懺悔。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EBC Gokyo 健行: Day 6

今天的行程是高度適應:沿映佳河谷上溯,到最後人煙的觸空 (Chukhung)。全程在 4000 至 4500 公尺之間,我們確實需要這一天的休息和適應日。雖說觸空是個雪巴人的小聚落,其實只有土屋三座而已。據說,就連丁波切,到了冬季本來也是人去樓空的;只是近年為了做我們這些健行旅客的生意,冬季還有少數開業的客棧。

昨天晚餐後,大夥散坐在大廳,就著火爐取暖,我們和嚮導與挑夫們交互唱著歌,頗有打擂臺的架勢,玩到很晚才回房就寢。那是輕鬆愉快的一個晚上,但也只有那一次而已。昨夜是超過四千公尺的第一眠,我的狀況良好。清晨精神甚好,甚至比之前還起得早一點;也許有點過於興奮。潔淨的窗格外,一塵不染的藍天下,譚瑟庫的雪脈岩稜,直逼眼前,看來不太真實。

早餐後,我出去收拾昨天下午晾在前庭中的衣物,真是好笑。每一件衣服都乾了,卻是被「凍」乾的。你可以捏著衣服的任意一角,讓它豎在自己的掌心上。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四季都以烘乾機處理剛洗好的衣物。有一天和房東老太太聊天,忽然想起這樣的問題:以前沒有烘乾機的時候,妳們在冬天怎樣晾衣服啊?她說,跟夏天一樣啊,只要沒下雪,就晾在後院的繩子上。我問,那也會乾喔?她笑得很可愛,說,你試試看就知道了,很有趣的。可是我從來沒試過。現在,在尼泊爾的高山上,我想起這段對話,看著凍乾的衣服,也笑了。真的很有趣。

沿著丁波切的主街上路,沿路兩側都是客棧茶莊,北方地勢稍高一點的客棧,就建材來看似乎更高級一點,至於內部有沒有更舒適,就不知道了。出了村莊下坡到溪谷,路跡明顯,有時需要渡水,都是踩著石頭就能從容跳過去,有時路跡凌亂,最後也都是殊途同歸。偶爾不太確定的時候,四處看看總有疊石。總之,除了沒有塑膠製的路條以外,就跟台灣山裡下溪谷的傳統路線一樣。剛走進溪谷,就面對著映佳河上源的景象:島峰 (Island Peak) 正座當中,洛子峰的南壁形成左側的天際線。



溪谷的兩側此時已經沒有冰雪覆蓋,但是溪谷中偶爾還有零星的積雪。遇到整片積雪的時候,雖然行走沒有困難,不過要踩在「正確」的路基上卻需要一點注意力,反正我們有嚮導,就跟著走囉。溪谷裡傍水之濱總有植物,但是稱不上水草豐美;事實上,基本的色調還是黃色。不過,有水的地方畢竟生機盎然,我們看見了跳躍的飛鳥和自由甩著尾巴吃草的馬匹。

順著映佳河谷的下游望去,可以看見丁波切所在的台地。雄踞在台地後方的尖銳山峰,是塔威切,又名塔波切山,海拔 6367 公尺。往觸空的途中,在畢博 (Bibre) 有一個向北的岔路,附近僅有一間小雜貨店,小石在此買了啤酒犒賞眾挑夫。這條向北的山徑連接映佳溪谷和昆布冰河,是『三埡橫斷』路線的一部份。

三埡橫斷 (Three Passes Traverse) 以南吉巴札為起點和終點,是一個繞大圈的行程。此路線經過三個埡口: Dugh La (4620m), Cho La (5330m), 和 Renjo Pass (5345m),除了南吉巴札到丁波切這段路,以及靠近高喬村的附近,和「大眾」路線重疊以外,都走在人煙較為稀少的路上。因此,這條十五天的路線,可以看到更清幽原始的風光,也可以避開人潮。如果還是想要造訪基地營,可以勻出一天或兩天的時間,從羅布切專程往返。


我們沿著映佳河繼續往東,兩側山壁越靠越近。屬於阿瑪達布朗山彙的冰壁,像橢圓舞台的布幕一般,懸掛在右側的高處,冰幕層層縐折,在逐漸高昇的朝陽下摺摺生輝。這片冰幕看來是那麼不可攀援,但是更難的,其實是左側的洛子峰南壁。

洛子峰 (Lhotse) 三峰駢立,最高峰海拔 8,516 公尺,名列世界第四高峰。1986 年 10 月16 日,時年 42 歲的梅斯納 (Reinhold Messner) 在此完成他的第十四座『世界頂峰』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十四頂峰者』(Fourteeners)。所謂『十四頂峰』是世界上超過八千公尺的十四座山 (eight-thousanders),當然也就是世界排名前十四名的高山。但是像洛子這種三連峰的山,規定只算一座。中國境內的希夏幫馬峰 (Xixiabangma, 又寫成 Shishapangma), 藏語「草原上的山巔」之意,海拔 8027 公尺,是十四頂峰的最後一座。


雖然梅斯納登洛子峰也創下了速度上的首例,不過他並沒有挑戰最困難的洛子峰南壁;當然我這麼說並沒有貶抑的意思,不管哪條路線都是很艱鉅的。世界上的第二位『十四頂峰者』,是波蘭人酷庫茲卡 (Jerzy Kukuczka, 1948--1989)。如果不是因為他英年早逝,據說那「世界最偉大登山家」的封號,可能會給了這位人物,而不是梅斯納。

酷庫茲卡是在 1987 年 9 月 18 日,在西夏幫馬峰成為『十四頂峰者』,比梅斯納晚了不到一年。從第一座算起,他只花了八年的時間,到目前還是最短時間的紀錄保持者;梅斯納花了十六年。在這十四座世界頂峰的攀登當中,他有十座山是首度開發的新路線,有七座採用『阿爾卑斯』形式:也就是非「軍事行動」的方式,沒有雪巴嚮導和挑夫;更奇特的是,有四座(包括安娜普納)是冬季攀登:冬季耶。他只在其中的一座山戴上了氧氣瓶。波蘭登山界對他的一句評語是:『這人對「痛苦」有獨特的品味。』

1989 年 10 月 24 日,酷庫茲卡在攀登洛子峰南壁途中,於大約 8200 公尺處意外墜落。他當時的確保繩,只有 7mm 而且是在南吉巴札購買的二手貨,斷了。而洛子峰其實是酷庫茲卡的第一座十四頂峰,當時他 31 歲,走的是傳統路線。可能因為經費拮据,據說他通常使用自製或二手裝備。酷庫茲卡的墜落,恰好也標誌了波蘭登山隊在喜馬拉雅地區活動的中斷。梅斯納也試過洛子南壁,撤退了。這條路線,截至 2008 為止,只有俄羅斯的隊伍在 1991 年成功過一次。酷庫茲卡的老戰友(與他一同在冬季登上安娜普納的那位)在 2008 年三月重回喜馬拉雅,在觸空的村口,也就是攀登洛子南壁的出發點,為他豎立了紀念碑。

波蘭的登山者錯過了歐洲人前進亞洲的「大登頂」時期,一座首登都沒搶到。這些不甘心的高手們,選擇另一種首登:冬季首登。他們自稱為冰峰戰士 (Ice Warriors)。這一群遲到的歐洲登山家,在波蘭適度地開放而且經濟好轉的 1980 年代,來到喜瑪拉雅山區。從 1980 年 2 月 17 日的聖母峰冬季首登開啟了扉頁,到 1988 年最後一日登頂的洛子峰,這群來自波蘭的冰峰戰士,在八年之間締下了十四頂峰之中七座山的冬季首攀紀錄,恰好完成一半。

尼泊爾政府本來不准冬季攀登,禁止外國人入山。但是波蘭的登山領導人 Andrzej Zawada (1928-2000) 在 1979 年成功地說服了尼泊爾當局讓他的隊伍試試看。波蘭裔的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也寫信祝福這批冰峰戰士。

諷刺的是,當波蘭人在 1989 年興高采烈地慶祝共產黨正式垮台之後,接踵而來的是社會的高度不穩定與經濟大蕭條。累積了十年功力的冰峰戰士們,突然面臨個人的生存危機,也失去了企業的贊助。他們的十四頂峰冬攀計畫因此嚘然而止。這麼一耽誤,就是闊別十六年;十六年,郭襄從小嬰兒長成了美少女,而有些冰峰戰士也做了爺爺。這些不甘心就此凋零的老靈魂,在社會與經濟復甦之後,忘不了他們年輕時候的夢想。這十六年來,世界上的登山者把剩下的七座世界頂峰的冬攀計畫留著,彷彿英雄惜英雄似的,不在波蘭人內部危機的時候掠劫他們的夢想。於是,老靈魂 (Old Guards) 四處演講招募幼獸 (Young Guns),把剩下的七座冬季首攀,當作兩代波蘭登山家的共同志業。

這些老靈魂,包括 1980 年在 Zawada 隊伍中登上聖母峰的 Krzysztof Wielicki,當時他剛過三十歲生日。Wielicki 是世界上第五位『十四頂峰者』。2005 年,他以 55 歲高齡,帶隊完成第八座 8000 公尺峰的冬季首攀:世界第十四高的希夏幫馬峰。

還有一個老靈魂 Artur Hajzer (1963 年生) 在波蘭開創了登山用品的事業,如今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他所共同創立的品牌是 HiMountain http://www.himountain.pl/。Hajzer 顯然在創業的同時還保持了強健的體魄。2008 年,這位 45 歲的企業家帶隊重返喜馬拉雅,先為老友酷庫茲卡豎立紀念碑,然後展開道拉吉利峰 (Dhaulagiri, 「白色的山」,8176 公尺,世界第七高峰) 的登山活動,並於 5 月 11 日登頂。道拉吉利和安娜普納 (世界第十高峰) 東西呼應,兩山之間是號稱世界最深的 Kali Gandaki 河谷,峰頂距離只有 38 公里。Kali (黑女神)是印度教裡濕婆神的妻子的一種形象;當她生氣想要喝血的時候,就表現這種形象。


映佳溪谷的左右兩側,分別被阿瑪達布朗和洛子峰的冰坡夾峙,而正前方,就是島峰 (Island Peak),原名映佳峰 (Imja Tse)。前者是英國的遠征隊從丁波切望她,覺得像從遠洋的船上看見一座島嶼,而另取的名字。據圈內人記載,蔡楓彬先生是第一位登上這座海拔 6189 公尺山峰的台灣人 (1985 年 2 月)。我在建中的時期,曾參加攀岩和雪地技術的訓練課程,蔡楓彬先生是教練。自從高中畢業就沒再見了。還記得他是一位精瘦的漢子,長像和言談舉止都非常斯文。當時有那麼一幫以海外攀登為志業的年輕人,奮勇而精進地投入專業(但非職業)的登山活動。我在高二時,聘請那幫前輩之中的張文溪先生擔任建中山社的指導老師。張老師還愛繪畫,他也設立了個人部落格,取名「素寫台灣」 http://sketchtaiwan-uenxic.blogspot.com/

2007 年 5 月,國立體育學院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的謝智謀教授,率領 15 人的團體攀登島峰,其中 12 人登頂,包括謝教授自己。而謝教授還安裝了心臟支架。據說他創下了帶著心臟支架登山的世界紀錄。

尼國政府在 1978 年開放了 18 座山,供外人攀登並培訓本國嚮導;稱為 trekking peaks(後來又追加了幾座,現在共開放 33 座)。那個名字 (trekking peak) 恐怕是某個學養不足的政府官員設定的,就像台灣的高速公路稱為 Free Way 一樣,都是容易造成誤解的英文。Trekking peak 並不是健行方式就能登的山,它們都需要一些冰雪岩的技術與裝備,而耗時也都需要十到二十天。我認為翻譯成尼泊爾的「中級山」比較中肯。十八座中級山當中有七座在我們健行的這塊『昆布』地區,之前提到的孔德山和梅樂峰,都名列其中。但是,阿瑪達布朗不屬於尼國政府界定的「中級山」,攀登這座山需像遠征隊一樣地提出申請。

1953 年,1953 年,杭特帶著紀律嚴明、行伍整齊的登山隊來到這裡,逗留幾天做高度適應,並且安排隊員攀登島峰,當作暖身活動。他們一方面熟悉繩伴,同時也練習操作特殊器材:包括氧氣口罩。資深的雪巴嚮導,丹增諾杰,與希拉瑞一同攀登了島峰。純粹為了練習,他們很彆扭地戴著氧氣口罩登上島峰。到了山頂,丹增似乎有點不耐地摘下口罩,點燃香菸。他跟旁人說,這(香菸)是雪巴人的氧氣。(左上方是丹增登頂島峰的照片。)

比「中極山」更輕一級的,名字裡通常有個 Ri。例如觸空聚落與洛子峰巨大山脈之間的觸空丘 (ChuKhung Ri),海拔 5550 公尺,不必任何申請手續,自己走上去就行了。類似台 14 甲公路邊的石門山和合歡東峰吧。還有,未來我們打算要登的黑岩峰和高喬丘,也都屬於這一級「路邊」的山。

我們在十點多就抵達觸空,挑了最外面的一間客棧坐進去。裡面有過夜的客人呢,彷彿剛起床似的,懶洋洋地坐在天窗下,獨享一片灑落的陽光。這間客棧環境清幽,佈置不俗,櫥櫃裡展示了一些舊拙的登山裝備。小小一個三合院的設計,冰稜聳立的洛子峰屏障在院落的綠色屋簷後面,在澄藍的穹蒼下冷冷發亮。院落裡小小一方庭院,斜拉一條繩索,曬著一床紅花碎布的棉被。雖然,登觸空丘的山徑明顯地從屋後蜿蜒上山,嚮導沒說要去,領隊也沒提出要求;而我,也懶了。一起躲在這溫室裡,享受午前的寧靜吧。

悠哉吃完午餐,緩緩順著流水走回下游。可能太悠哉,全都走散了。快要回到丁波切前,跳石頭渡過淺淺的一灘水,發現路徑分成上下兩條。早上沒注意到有這個分岔,而身邊也沒有人可以參考,我就以「人性本懶」的原則選了下面那條沿著溪床的路。其實,走進去幾步就知道早上沒走過,剛才應該選上面那條路。但是,又看見前面有一條登上台地的小徑,心想那必定是回去丁波切的,於是也沒有回頭,就沿著小徑上去了。

雖然,邏輯上沒有錯,那條小徑登上了丁波切所在的台地。可是,房舍都在主街的兩側,而我發現自己跟主街之間,縱橫隔了許多道石牆,每一道牆圍起了方形的一塊地。雪巴人圍地,是為了耕作還是養牛?我並不知道。總之,此時我需要越陌度阡,才能走回主街。那些牆都不及一個人高,所以並不會失去方向。但是,走進去才發現,一塊地與另一塊地之間,只留一個小缺口,算是「門」吧。我看不懂他們設門的章法,又不好意思踩過人家的田,所以都沿著牆走。於是繞來轉去,才能從一塊田繞進另一塊田。繞兩三下,真好像進了諸葛亮的八陣圖,頭暈了。盡管看得到大街的方向,卻怎麼也繞不過去。所以,我決定不繞了,爬上一堵牆,打算直切過去。雪巴人疊石的功夫,肯定不如布農族人。我在無雙部落看到那荒蕪了一百年的石牆,還站得穩穩的。這些雪巴農人疊的石牆,居然在我爬上去之後就搖搖欲墜了。我的左踝還帶著傷,不敢跳,只好危危顫顫地在那如六級地震般搖晃的牆頭上保持平衡,非常狼狽地爬下牆來,還擔心噪音讓人以為有賊,殺出一隻看家的獒犬來。

就這樣,一牆翻過一牆,我看見一間客棧的一排窗戶,其中一扇窗裡掛著看起來頗面熟的內褲。啊,原來我爬到自己的房間外面了。爬了這麼多牆,簡直不想再繞到客棧的正面進門,直接就想爬窗子進房間。

回到旅舍,大家當然都到了。距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我提議煮家鄉口味的泡麵來吃。大家轟然答應,都拿出好料。我燒水,取出曉瑜的送行禮:台灣的脫水高麗菜(很甜喔)。這時候志向越來越高,還想要打蛋花到湯裡。我去廚房買蛋,莊主居然不賣。理由是菜單上沒有,不能賣。不知道他是傻呢?還是聰明?我只好說,那我買菜單上的 boil eggs (煮蛋),但是要零分熟的,可以嗎?他想想,點頭了。於是我花了大約台幣 20 元買了兩粒生雞蛋。昆布地區的雞,不知道有沒有骨質疏鬆症?牠們的蛋殼好薄,我在敲蛋殼的時候,差點整個打碎了。

大夥吃得正夯,只見露露像落湯雞一樣,打著哆嗦進來。我們趕快把熱食讓給她。原來,她剛才去淋浴了。所謂的淋浴,是在屋外獨立架一間稍微遮掩的小屋,屋頂上安置一個水桶。廚房裡燒了熱水之後,再由人爬梯子上去灌水。那小屋的頭頂上有一支蓮蓬頭,扭開來就由水桶漏下來的水,冷熱沒得調,多少也沒得講:如果太熱,你就站著等它涼,如果太冷,你就哀號。通常是 200 Rupees 一桶(盧比 Rupee 是尼泊爾貨幣單位)。露露洗澡的時候已經接近傍晚了,她的那桶水可能不夠熱,而她還洗頭,造成最後水不夠,折騰了一陣子才完成沐浴。那間「淋浴室」只堪遮人眼目,擋不住風。就這樣,露露為了洗頭髮而受涼了。

今天上觸空的途中,已經看得出郭董有高原反應,體力明顯衰退;應該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就是單純的不適應這種高度。但是他也沒嚴重到需要下徹的地步,當時想像他經過一兩天的適應就會好。至於露露的體質應該還好,但是洗頭惹了禍,她居然就這樣連續病了幾乎一個星期。為了這個遺憾,她在一年後帶隊重回這條路線。

從隊友小石、阿發、豐州和露露那兒蒐集來的照片,放在 Flickr 相片簿 聖母峰基地營健行 Days 4--6 歡迎前往 Flickr 觀賞第四至第六天的相簿,每一張都有中英文註解,有幾張在畫面上加註山名,而且大部分照片還提供較大解析度的圖檔。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EBC Gokyo 健行: Day 4

英國登山家歐康納 (O'Connor) 在圈內有一本名著《The Trekking Peaks of Nepal》(尼泊爾的中級山),書中說他最愛走的一段路,就是今天我們要走的這一段:從南吉巴札出發,沿著杜江溪谷的西岸,從譚瑟庫的山腹繞到康德加的山腳,跨溪到東岸,再登上橫臥在稜頂的天波切。但是這兩天的主角,毫無疑問地是阿瑪達布朗;隨時抬起頭都來,總是看見她矗立右前方,彷彿向前微傾地俯視著我們。托捧著天波切喇嘛寺的康德加尾稜,就橫在她的腰際。越過她的右肩,向更遠處眺望,就是昨天在埃峰景觀旅館的陽台上預習過的一排橫列山巒,聖母峰偶爾會從後排冒出頭來。

如果離開加德滿都算是離開了塵囂,那麼離開南吉巴札才算真正離開了文明。其實聚落的大小並不是文明或不文明的關鍵,造成根本不同的是:有電或沒有電。雖然此行每間落腳的客棧都有電,但只有南吉巴札山谷擁有水力供應的穩定電壓與電流,其他地方都靠屋頂的光電板,蒐集白天的紫外線儲存在電池裡,僅夠提供基本的照明而已。在黑夜裡掌起一盞電燈,並不特別讓人感覺是「文明」的干擾。

當然,太陽能電板應該也夠支援一台收音機。可是幸運地,離開南吉巴札之後我再也沒有受到收音機的干擾。也許無線電訊號沒有穿透到那麼遠的地方,也許內山的居民沒有養成隨時開著收音機習慣,總之,我再度確認自己是多麼地討厭那些發自電視機和收音機的聲音。可笑的是,我自己也在收音機電台裡講話,或許在某處我的聲音也曾經被人嫌惡吧;我不知道那是什麼聲音,因為從來沒有聽過自己的節目。

我們從馬蹄狀村落的西南角出發,繞過馬蹄頂部,從東北角離開南吉巴札。右邊會看到軍營和營區內一架壞掉的直昇機。從馬蹄的低處爬出來之後,山徑就幾乎在等高線上腰繞了。不多時來到建在肩稜上的一座佛塔 (stupa),自從抵達加德滿都以來,所見的佛塔形式都相同,只有規模的大小和樸華的程度不同而已。

佛塔都有四方形的底座,上面覆蓋一個半球狀的基座,稱做昆巴 (kumbha)。半球之上是一個方形而四面皆有一雙佛眼的主座,有時候藝術家還在一雙眼睛之間添上第三隻智慧之眼,使得這種建築又稱為神眼佛塔;這個主座稱為哈米卡 (harmika)。哈米卡之上是十三級寶塔,一級窄於一級,整體而言像一支指向天上的矛。寶塔之上應該有一頂高貴莊嚴的金傘,傘上才是尖頂。但是在偏遠而生活困苦的山區,佛塔建築的精確度是可以變通的:有時候寶塔不滿十三級,有時候金傘只是個象徵。但是,不論多遠的山區,佛塔或許有點缺損,卻都保持得光鮮整潔。據說信徒每年會至少為佛塔重刷一次白漆,保持基座和主座部分的潔白。而尖頂上通常也會結滿了懸掛風馬旗的繩索,拉到底座的四角,讓這座佛塔聲聲不息地宣誦著咒語,為村莊祈福。

離開佛塔大約就算正式離開了南吉巴札。山徑緊貼著杜江西岸山壁,溪谷窄而深,陽光恐怕要到正午才能照射溪底。沿著狹長而筆直的溪谷,可以看到前天我們起登南吉巴札之前跨越的吊橋。對岸懸掛著雪塊和冰河的山壁,是譚瑟庫 (Thamserku, 6608m) 的西側山腹。這是守護在南吉巴札東方的主要山峰,從我們的客房窗口就能看望,如今走近了她,更是氣勢磅礡。山徑緩升到 3500 公尺左右,氣溫宜人,豔陽被夾路的杜鵑「樹」和其他灌木及長青針葉木遮住,於是塵土也沒有飛揚得那麼厲害。

在今天的這段路上,我走入了「定」。這個健行的人,融入了兩側的山巒、谷中的溪水、夾路的樹木,乃至於腳底的灰塵和流動在樹與人之間的風息。前三天,我在路途中充滿了思緒,甚至於可以說是愁緒;思索著那些戲劇性的遭遇在我生命中究竟有什麼意義,懷念著種種難以理解或者難以釐清的感情,勉強著我明明知道欠了別人卻說不出口的道歉,懸掛著一顆在感恩和怨懟之間擺盪難以決定的心,考慮著我的工作,盤算著我要寫的書,掛念著孩子和母親,背誦著未來的行程,辨認著周遭那些的陌生山岳,默記著整張地圖上的水文山脈和聚落。簡單地說,我的心並沒有跟身體在一起。

到了今天,終於走出了那些思緒。並不是忘了它們,而是一步一腳印地將它們遺落在路上;也許等回程時,再一步一腳印地拾回來吧。於是我走進了一種如禪般的穩定和專注,我真正走入了山,眼睛見不到路,見不到隊友們,甚至也不自覺自己的存在。豐州在旁邊也許感受到了,用他的鏡頭幫我記錄下來。

在台灣登山,也能走入這種「定」。但是有時候因為天數不夠長,來不及進入就下山了;有時候因為需要擔心的事情比較多,一路上需要盤算隊伍的速度啦、晚餐的安排啦、隊員的狀況啦,這類問題,所以定不下來。在尼泊爾健行,天數夠長,需要自己打理的事情極少,只要專心走路即可,所以非常適合用來感受那種身心安頓的極致快樂。可是,就好像「勇敢」和「愚蠢」只有一線之隔,「定」和「呆」也是只有一線之隔。據說剛學會打坐入定的人會看到異象而嚇到自己,剛學會走入定的行者也會步入歧途而迷路,或者踩空腳步而摔傷自己。我並不瞭解所謂的靜坐禪修,但是我知道在山路上走得入定的時候,要學會分出半個靈魂來照顧當下的自己,以免步入歧途或者踩空腳步;我每次迷路或摔倒,都發生在這種還不成熟的初定情況下。似乎是,經過了今天的「出竅」階段,從明天起我就回到了「當下」,於是山還是山水還是水,靈臺恢復了清明,沿途的種種都自然紀錄在腦袋裡,體驗了正向心理學所謂的高峰經驗。

正向心理學的一位重要學者,米哈里‧契克森米海 (Mihaly Csikszentmihalyi),稱這種在極度專注的活動中所感受寧靜而狂喜的經驗為 Flow,有一個很好的中文翻譯:「福樂」。在他的名著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當中,對於進入福樂狀態的健行者有一段技術面的描述,寫得非常優美而精確,登山搭檔曾安國教授介紹給我:
For a skilled hiker each step presents a different challenge to be resolved with a choice of the most efficient foothold that will give the best leverage, simultaneousl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omentum and the center of gravity of the body and the various surfaces—dirt, rocks, roots, grass, branches—on which the foot can land. On a difficult trail an experienced hiker walks with economy of motion and lightness, and the constant adjustment of her steps to the terrain reveals a highly sophisticated process of selecting the best solution to a changing series of complex equations involving mass, velocity, and friction. Of course these calculations are usually automatic, and give the impression of being entirely intuitive, almost instinctive; but if the walker does not process the righ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errain, and fails to make the appropriate adjustments in her gait, she will stumble or will soon grow tired. So while this kind of walking might be entirely unselfconscious, it is in fact a highly intense activity that requires concentrated attention. (pp.97--98)
試翻譯如下
熟練的健行者必須同時將諸如土石、岩塊、樹根、草皮和枝幹之類可能落腳的曲面和自己的動量與重心做綜合的判斷,找到最有效而且最省力的選擇,以應付每一步所面臨的不同挑戰。她以一種輕健而節約的方式走在坎坷的路徑上,從連續變化的地表資訊以高度精密的程序,在牽涉了質量、速度和摩擦力的複雜方程中求得最佳解,以便持續地調整每一個腳步。這些計算當然是已經自動化了的能力,看起來好像是出於直覺,甚至是本能;萬一那行者沒有及時根據地表的資訊而調整她的步伐,就將走得狼狽而很快就感到疲憊。所以這種看似完全無意識的步行活動,其實是一種需要高度專注的極致活動。
這種因為極度專注而產生的寧靜狂喜,並不必須是神秘的宗教經驗。演奏一首即興的樂曲,落下毛筆重重地擰轉再挑起來,坐在修理皮鞋師傅前面看著他一針一線地縫合鞋底,乃至於閱讀一篇數學證明,都能讓人經驗所謂「剎那即永恆」的寧靜與安定,而旁人似乎也能有所感應。根據婉珣的描述,有一次她走過我的門外,看見我站在辦公室的中央,似乎思考著什麼,她感到那個房間裡的「時間似乎已經凝固」了。有些人以靜坐或瑜珈尋求這種經驗,而另一些人,像我們這些登山健行的人,在簡單甚至單調的健行中實踐。除了中文的「道」以外,許多民族的語文都有將道路類比於心性修練的說法,這或許不是語言學的巧合,而是一個真正存在的關聯;這或許也不是一個修辭學的隱喻,而是一個真正可行的方法。

十點前來到第一個大聚落:撒娜撒 (Sanasa)。幾間漂亮雅致的茶棧,用石片堆砌的矮牆圍出了庭院空間,雖然物質上已經比前三天所見的簡陋,卻也還是有著不俗的美感。明天之後,路邊的茶棧就真的只能提供最基本的需求了。村中的婦人會在道路兩旁的矮牆上擺攤,販賣包括「達布朗」在內的裝飾品或紀念品。

達布朗 (Dablam) 是雪巴婦女掛的一種項鍊,懸掛著一只方盒狀有宗教意義的裝飾品。阿瑪 (Ama) 是媽媽的意思,所以阿瑪達布朗這座山就是「掛著項鍊的媽媽」的意思。看著她那如俯視般的慈祥山形,以及頸部高懸著的冰河圈谷,真是個傳神的名字。她的海拔並不特別高 (6856m),但是山形特出,在此昆布地區的東南半壁,無出其右者。

但是,慈祥只是我們的想像。山,就像天一樣,天無私覆,山無私載。她有她自己的週期和吐納,她該做什麼的時候就直接去做,並不會考慮別人。1977 年的雨季,阿瑪達布朗的一場雪崩,在杜江河谷造成一場高達十公尺的「河嘯」,洪峰甚至沖到了帕丁;2006 年山頂附近一座冰塔在夜裡突然垮下來,一次壓死了帳篷裡的六名登山者。阿瑪達布朗不屬於尼國政府界定的「中級山」,攀登這座山需像遠征隊一樣地提出申請。

過了撒娜撒就會遇見從昆瓊下來的路,從左邊匯入主線。再往北,看見山壁上明顯兩條路徑,上線高繞之後再翻進杜江河谷,通往多利 (Dole) 和高喬 (Gokyo)。通過上下線岔路之後,要穿越比較陡峭而逼近河谷的山壁。上下兩線在這片山壁上都開鑿了石階,緊貼石壁而行。雖然路面不算太窄,但是遇到牛隊的時候,切實需要靠山壁閃躲,否則就危險了。上線是我們回程的路,現在走下線。

當山路再度從這段陡直的山壁轉出來,塔波切、努子峰、洛子峰和阿瑪達布朗所連成的那一片冰清雪潔的屏風再度出現,聖母峰還是從這道屏風背後探出一點黑色頭頂出來,跟昨天在埃峰景觀旅館所見略同,但是視角更高一點,距離再近一點。右側那譚瑟庫峰峰相連到康德加 (Kangtega, 6685m) 的冰峰,如刀刃般插入雲霄,一層層的冰塊如魚鱗般疊覆在冰河圈谷之下,直到低海拔的溫度讓它忍受不住,只好轉化成水滴,滋潤了雪線以下的樹木,最後融入了杜江。

山路左側的坡面再度緩斜,河階上座落著開闢了許多梯田的帖興村 (Tesing)。在這雪嶺深谷的懷抱之中,帖興是一處道地的人間仙境。梯田對面有條杜江的支流,發源於康德加山的朋吉冰河,溪谷背後是康德加朝西方拖灑而降的支稜,支稜上有一條明顯斜上的山徑,而平坦的稜脊上就是天波切。這條支稜被杜江截斷,從西北方下來的杜江與東北方下來的映佳河,就在那條稜線的斷落處交會。兩條水的匯流點深深地下切,割出一片高懸在山腰的三角形河階台地,就是婆翠村 (Phortse) 的所在。明天,當我們翻過天波切再度下到溪谷,遇到的就不再是杜江,而是映佳河了。六天後,我們從聖母峰基地營下來,將會在婆翠駐留一夜,休養生息,然後再度出發,溯杜江而上高喬村。

山徑穿越帖興之後,繼續下降到朋吉匯入杜江的位置,靠一條吊橋過到對岸,進入海拔 3250 公尺的朋吉天加 (Phunki Tenga),在那裡午餐。等餐的時候,我討了一小鍋水,用自己的裝備煮了蛋花湯當作前菜。每天,我也都用濾水器為大家準備行動水。雖然沿途不缺水源,但是書上提醒我們,在抵達冰河地段以前,因為人畜的活動還很頻繁,溪水都不能安全地生飲。因為水質基本上很清澈,只是過濾細菌或病毒而已(MSR 聲稱這支濾心有 N95 水準),所以雖然抵達加德滿都之後就天天使用濾水器,卻只需要拆開來清洗一次而已,濾心的磨損很小。在旅途中,我只喝煮開的水或過濾的水。

午餐後小睡片刻,就要登上這條高大的康德加支稜,目標是海拔 3860 公尺的天波切。離開朋吉天加時,遇見一系列的小廟,裡面各是一支水法輪。但是我經過的時候,水量不足,沒有轉動。這段路又是一條直上 600 公尺的挑戰,所幸林蔭濃密,涼風徐徐,舉目所及又是清涼的冰斗和冰河,所以不覺得辛苦。天波切就在康德加山腳下,但是靠得太近了,並不能欣賞這座山,明天走遠了才能再回頭看她。

下午四點前,就不知不覺地到了天波切。我們在登上稜頂遇見的第一間客棧落腳。其實這並不是當地較好的客棧,拉梅斯也承認並且道歉,他雖然派遣了腳程最快的挑夫,比比,先趕到這裡來搶旅館,卻還是沒搶到。比比在午前就到了,閒得無聊,午餐後主動走下朋吉天加接我們,在半途相遇,他幫其他挑夫分擔了一些重量。還不能嫌這間客棧呢,我們能搶到房間就不錯了。我們這團七個人,通常嚮導都給我們四間雙人房,而隊友們都好心地讓我獨自一間。這天,我們甚至要不到四間連號的房間:兩間在二樓,禮讓給年長的小石和郭主任,以及女士們露露和美琴;一間在大廳背後,給了阿發和豐州;我因為獨佔一間就不好意思再挑,所以住進底層幾乎像個地窖的房間,在阿發的正下方。

確定了住宿之後,大家自動聚在前院曬太陽,閒談間小石拍了一張大合照。接著我們就去拜訪著名的天波切喇嘛寺。這座修道院始建於 1916 年,歷史並不算特別悠久,它的重要性是因為某種來自於西藏的「真傳」。原建築先後受創於地震和火災,最嚴重的是 1989 年的一場大火,可以說把這幢古剎燒成了灰燼,幾乎所有的物資全部付之一炬,包括一幅畫了雪怪 (yeti) 的唐卡!1993 年落成的新建工程,主要由希拉瑞爵士的基金會贊助,不只是廟宇恢弘而已,它還有個網站呢!看 http://www.tengboche.org/。每年 11 月前後的滿月時分,天波切的喇嘛寺舉行兩天的嘛呢仁度祭 (Mani Rimdu Festival),喇嘛們戴上面具吟歌跳舞,紀念並慶祝西藏來的佛教菩薩,驅走了當地的本教邪靈;然後四面八方湧來的雪巴人,會通宵達旦地唱歌跳舞。每年祭典的確切日期不同,可能遵循某種藏人的曆法吧,例如 2007 年的慶典訂在 10 月 28,29 兩天;詳情請看前述網站。

新建的喇嘛寺有著輝煌的門樓,兩側各一間法輪室,裡面的法輪神秘地轉動著,我們實在看不出來它的動力來源。跨進門樓是一條石板步道,接上一道階梯仰登以木石搭建的修道院,四合的建築圍出一處天井,正中央豎起一支粗大的旗桿,飄著一面風馬旗。我並不好奇修道院的大殿,何況裡面正在誦經,我不明白規矩就更不想要進去了。於是從大殿左側的小門出去,繞著寺院的外牆逆時鐘方向走了一圈,拍遍一支支的小法輪,屋簷下的陰影處積雪已經成冰。繞了一圈回來,正好散場,身著紅衣或黃衣的僧侶走出大殿,緊接著訪客也魚貫而出。我看見一隊日本老人,幾乎人手一台專業相機,每個人都長得清瘦短小,看起來是一群生活優渥的退休者。吸引我注意的是他們的衣飾,不但質料高雅,而且光鮮整潔,就連鞋子都一塵不染,一位老太太還穿著繡花平底鞋。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全都準備了一套完整的衣帽鞋襪,專門沐浴更衣來參拜這間喇嘛寺?事實上,從他們的衣著體態,我甚至不能想像他們是從魯卡拉走上來的。

我站在大殿門口的石階上等待入內參觀的露露,仰望著在天井中央高大木杵上飄盪的祈禱旗,想起慧能的故事。他說,不是旗在飄,是我的心在飄。如今已經不可能去追問慧能究竟想說什麼。事實上,他本來想說什麼,已經不是一個有意義的問題。有意義的問題是,這句話啟發了我什麼?在石階上踱步,跟大殿出來的兩位德奧女人隨意閒聊幾句,目送她們在飄盪的風馬旗下穿越天井,走出修道院。我想,這是個相對參考坐標的問題。以我為坐標,則旗在飄動。如果以旗為坐標,則我在飄動。如果我固守自己的坐標,則失去了換個觀點看世界的可能,因此也就錯失了看清事物真相的可能。如果我能放開這個固有的坐標,則有可能換來一顆自在的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站在旗的觀點,他可能會說,ㄚ丹啊,你為什麼要在風中那麼無助的飄盪呢?你這庸碌的一生究竟在忙什麼呢?你自以為重要的計畫,你不肯妥協的愛情,究竟是你自身的願望,或只是在風中不明白原因的飄盪而已呢?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EBC Gokyo 健行: Day 2

山中的第一個早晨,人還沒累,時差也沒調整,大夥都起得很早。朝陽還沒沾上河谷中能夠仰望的第一個山頭,那些帶了相機的隊友們就出門獵景了。窗外一層薄霧輕輕鋪在還有些潮濕的泥土路上,偶爾響起犛牛項上掛著的銅鈴,從遠到近又及遠,撥開寧靜的晨霧,悠悠地用聲音描繪出帕丁小鎮裡蜿蜒起伏的街道。讓我想起木屐走過之後留在眷村小巷裡,迴盪不絕的餘音,我卻愛拿那些早起操勞人的腳步聲佐眠;那是四十年前的兒時印象?還是前世留下的記憶?已經分不清楚了。

我沒有走遠,在客棧門前的石階上暖暖身子,就坐在屋簷下練習隨身攜帶的愛爾蘭小笛。它的每個氣孔可以發出差八度的兩個音,完全靠吐氣的分寸來拿捏。對我來說,這可是極度困難的一種技藝。雖然也帶了樂譜,不過我向來喜歡從基礎學起,所以持續地練習吐氣發音。後來冷了,回到餐廳繼續練。但是,早餐的時候,領隊攝影回來,跟我說那笛子很響,我在屋裡練習的聲音,他在山上都聽得到(或者是我的內功深厚啊)。然後他很委婉地勸我饒了大家吧。於是我的自修課程就這樣中斷了,本來希望練了一星期之後,可以在 5600m 的最高點(黑岩峰)上吹奏一曲,錄影下來以便回國交作業。以後躲在家裡練吧,我也知道初級的樂器練習,對身旁那些無辜的人是很殘忍的。

上路之後,街邊一家柑仔店剛剛開門,有賣蘋果。美琴等人在此最後一次補充了水果,交給挑夫背著,每天拿一顆出來放在自己的行囊裡,當作點心或行動糧。路徑貼著山壁降到溪谷之後,順著吊橋過河,對岸還有一批新建的客棧,看起來都很舒適。對岸還是帕丁,跟老鎮之間似有區隔,那是因為 1989 年雨季的一場大洪水,沖毀了較低的房舍和梯田,後來陸續重建,造成了如今新舊兩區的情況。

過橋離開帕丁不久,見著一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鮮黃色告示牌,表示山稜上有一座 500 年歷史的修道院, Thulo Gomela,需離開主線攀上一條向西的山徑。阿發拍攝到它坐落松林間,海拔約 3000m。可惜我們沒去拜訪。那條山徑向西走進孔德山的南方腹側,登孔德山的隊伍由此入。尼國政府在 1978 年開放了 18 座山,供外人攀登並培訓本國嚮導;稱為 trekking peaks(後來又追加了幾座,現在共開放 33 座)。那個名字 (trekking peak) 恐怕是某個學養不足的政府官員設定的,就像台灣的高速公路稱為 Free Way 一樣,都是容易造成誤解的英文。Trekking peak 並不是健行方式就能登的山,它們都需要一些冰雪岩的技術與裝備,而耗時也都需要十到二十天。我認為翻譯成尼泊爾的「中級山」比較中肯。十八座中級山當中有七座在我們健行的這塊地區,孔德山和昨天提到由羅伯茲趁著替聖母峰遠征隊運補的機會而首登的 Mera 峰,都名列其中。

過橋之後幾乎連續兩個小時,走在杜江的西岸。從昨天開始就沿著這條相當筆直的河谷向北走,但是昨天的路開在較高的山坡,而今天就比較靠近溪水。儘管杜江的倩影只在某些角落若隱若現,她的聲音倒是從一大早就伴著我們,堅持而不捨不棄,
  如那不悔的杜娘
  卻不知
      她滔滔訴說著的
  是那如煙的過往
  還是對愛情的盼望?


杜江的拉丁拼音是 Dudh KoshiDudh Khosi,直譯為『牛奶河』。這是源自砂岩冰河的溪流常態,夾帶了太多的石灰使得水質不甚透明而帶著碧綠。當地人所謂的牛奶 (dudh),是指犛牛奶。犛牛在英文通稱為 yak,那是藏語公犛牛的音譯。其實藏人對犛牛有非常細緻分類的名稱,例如產乳的母犛牛稱為 bri。這麼美的一條水,直譯的名字實在不高明,我在她身旁走著,暗中與她互通款曲,就叫她杜江了。

昆布地區有許多名叫某某 Koshi 的溪流,那是因為它們全都是同一條河流的上游,而那條大河名叫 Koshi。她是尼泊爾三大水系之一,函蓋整個東部。她有七條主要的支流,都以某某 Koshi 為名,因此 Koshi 河又稱為 Seven Koshi;幾乎可以翻譯成「七喜」河了,哈哈。尼泊爾的三大水系,其實也就幾乎是尼泊爾境內的所有河水,最終都在印度平原注入了恆河;它們全都是恆河的上游。

從帕丁的村口開始,就能看到尼泊爾的國花,一種稱為 Rhododendron 的杜鵑,阿發後來查出其學名為 Rhododendron Arboreum。書上說尼泊爾有一百多種杜鵑花,這一種可以長得像大樹一樣。例如,沿著杜江西岸走了半小時左右,左邊落下兩疊瀑布,瀑下一泓淺潭,潭邊一樹杜鵑,樹高五公尺有餘,霓紅的花朵初綻。途中所見的杜鵑大多只是含苞而已,這一樹長得特別茂盛。待我們回程,也就是 14 天後的四月十一日,路旁的杜鵑才算盛開。杜鵑的對面有一間茶棧,幽雅的庭園對著瀑布,垂簷低矮,斜影錯落,閒散自適,頗有陶淵明之風,名喚賞瀑茶莊。很想進去坐坐,可惜到得太早,主人還沒開始營業。

隨著日頭昇高,當地人也開始活動,牛群逐漸上路。露露和小石在這些沿途的農莊裡拍攝到許多兒童與婦女的照片。旅客可能有許多管道,聽說這裡缺乏物資,所以會帶些小贈品來沿途布施。例如我們的隊友,除了筆者個人以外,都已經體貼地準備好髮飾、作業紙、鉛筆、橡皮擦這類伴手禮,到後來不夠送,連背包裡的零食或備糧都拿出來贈人了。幼獸去年在安娜普娜送出去一雙登山鞋(他下山一路滑,對鞋子生氣了)。對這些路旁村舍裡出生的孩子而言,在他們自從有了認知能力開始,那些一年到頭絡繹不絕從家門口的一端走到另一端、不知打哪兒來也不知上哪兒去的人,總是帶來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質。試著想像他們所認知的世界,不是很莫名其妙嗎?有些孩子會害羞地接受,還你一個靦腆的幼童的笑;有些孩子會理所當然地接受,拿了就跑還叫屋裡的小孩趕快出來;再有些小孩會抱著路人的大腿被拖著走,嘴裡牙牙學語的,也不知是「留下來」?還是「帶我走」?

我們通稱為「犛牛」的馱獸,是西藏人馴服並圈養的一種高地野牛,如今遍佈於整個蒙古與西藏高原和喜瑪拉雅山區。英文和中文只用 yak 和「犛牛」一語帶過這種對當地人非常重要的家畜,但是當地語言(例如藏語)卻有許多的名詞,對這些牛隻做細緻的分類。例如 yak 一詞其實是「公犛牛」的音譯,而母犛牛應該是 nak。犛牛的毛很長很厚,他們極為耐寒,可以刨開一公尺深的雪而前進,並且適應高海拔的氣候。但是這種牛並不適應低海拔,可能感到太熱或氣壓太高吧,因此當地民族發明了雜交的培育方法。我們在魯卡拉到天波切之間,也就是海拔 4000m 左右以下,所看到的馱獸其實並不是 yak,而是公犛牛和平原地帶的母牛 (cow) 的雜交品種。Cow 是印度教的聖物,在加德滿都大街上隨性漫步、任意橫臥的黑牛,就是這些母牛。

Yak 和 cow 的混血牛種,英文不分公母通稱為 yakow:一個很簡單的「混寫」字。左邊彩色照片裡的應該是 yak,而黑白照片裡的則是 yakow。因為這些牛隻對高原民族的重要性,他們的語言就有更細緻的名稱。在藏語中,有一半 yak 血統的混血公牛稱為 dzo;根據羅馬拼音的慣例,dz 發音類似ㄓ,所以 dzo 的發音大約是陸上行舟的「舟」。有一半 yak 血統的混血母牛稱為 dzomo。混血公牛不再有生育能力,但是混血母牛可以生育。藏語甚至還有專門名詞,用來指稱具有 1/4 和 1/8 之 yak 血統的混血牛種。從喜瑪拉雅到蒙古,這些純種或混血的牛種被高原民族用在運輸、農耕、肉食和生乳等各種目的上。

每種語言都因為它的環境而產生特殊的名詞,用來指稱在那個自然或社會環境中最需要細緻分辨的事物或概念,這個語言學的現象每每令我心醉。那些名詞不但拓展我們的知識,提示那些我們平常根本沒注意到的細節,更表現出一個民族在生活上或文化上所關注的對象。譬如生活在北極圈內的愛斯基摩人,他們的語言有最多指稱冰和雪的名詞;任何人只要學會這些名詞,就能成為冰雪的專家。生活在沙漠周圍的阿拉伯人,他們的語言有最多指稱各種沙礫的名詞;任何人如果學會了這些名詞,就自動會成為沙漠的專家。據說希臘人有最多指稱各種不同性質的「愛」的字彙,柏拉圖的「饗宴」(Symposium)對話錄,就專門談其中的一個字:Eros。眾所皆知,希臘人「發明」了幾何學,這當然也反應在希臘文在幾何形體的豐富字彙上。中國人的語言中有哪種名詞相對地多過其他語言呢?我認為是「親屬關係」;由此可見,中國人比其他民族更重視宗族之內的人際關係。

經過一座吊橋再回到杜江東岸,日頭已經高照,我們在出摩村 (Chumoa) 外小歇。照片裡是近村落時常見的奉歇台。那些好像板凳搬砌在路旁的高台階,既不是讓人爬的台階,也不是讓人坐的板凳,而是體貼那些負重挑夫用的;好像台灣的「奉茶」那種善心,給不相識的過路人一個方便。那些台階的高度及腰,讓負重的行者正好背對著它靠上去,可以卸下額頭上頂著的重擔。出摩村有日本人資助的蔬菜和蘋果實驗農園,也就看得到日本風味的桃花櫻花。據說這個村子的茶棧裡,可以吃到新鮮美味的生菜沙拉,可惜我們路過的時刻不對,沒有吃到。

出摩之後就是夢卓 (Monjo),今天行程中最優美的村落,村子裡的客棧間間雅緻整潔。往康格魯山 (Kusum Kanguru, 6369m, 另一座「中級山」) 的岔路從右邊一條支流河谷逆溯而上。在山稜缺口處,可以望見她突出於東側稜線上的一點點冰雪山頂,到了南吉巴札就能看清楚她。隊伍沒在夢卓停留,我則請豐州留下來幫我顧背包,讓我可以向一家客棧借廁所。通常,只要上山兩天,我的飲食排泄與睡眠,這些基本的生理循環,都會逐漸調整進入一種非常穩定的24小時週期。這才第二天上午,尚未穩定,因此才會在早上十點想要如廁。後來可以逐漸調整到每日的早餐前後去蹲一趟廁所;其實最理想的如廁時刻是就寢前,但是那時候總覺得太冷,所以沒有調成那種週期。

出了夢卓就是撒加瑪塔 (Sagarmatha) 國家公園入口,有一幢樓房作為檢查哨,在這裡辦入山證及繳費。撒加瑪塔是一座山的印度名字,同一座山的藏語名字是珠穆朗瑪 (Chomolungma),兩個名字差不多都是「至高女神」或「大地之母」的意思。我們曾經將這個名字意譯為聖母峰,後來為了表示尊重原住民,又改為音譯的珠穆朗瑪峰。另一個國際間通用的名字,是英國人取的埃弗勒斯峰 (Mt. Everest)。類似莎士比亞所說的,不論叫她甚麼名字,都改不了她世界第一高峰的本質。

離開國家公園檢查哨之後,再度過溪到西岸,隨後進入下一個村莊。在路旁一個庭院裡坐下,沐浴在金黃色的陽光下,歇息點餐。等餐時間,有人趁著中午的溫熱洗了頭髮,但是嚮導極不贊同,認為是危險的行為。午餐之後,路徑把我們帶下溪谷,沿東岸河床走一小段路,在柏特河 (Bhote Koshi) 和杜江的匯流點之前,爬上東側山壁。幾個起伏之後,在一座高懸的吊橋上橫越杜江。每座吊橋都結了風馬幡,但是這座特別多,眾旗在峽谷的強風中熱烈而無聲地朗頌大明咒,細長的吊橋也跟著熱烈地晃動;這座橋確實需要更多的祈福。

吊橋的另一端架在有黃山風味的巨岩上,過了橋就沿石階陡降。下了這塊岩石,今天那 600 公尺的大上坡就正式開始了。路徑逐漸走出林蔭,上有烈日,下有粉塵,前有回程中的健行者和馱運牛群,每次交會就得靠邊閉氣,讓出路來。嚮導說,遇到牛群的時候,不要讓右邊,不要讓左邊,要讓你安全的那一邊:萬一站在山崖邊被牛屁股擠一下,後果可就不堪設想了。

豐州說,聖母峰基地營這條健行路線,比起安娜普娜要難受很多:這裡乾燥,那裡比較濕潤;這裡地表堅硬多石,那裡土質較軟而且較多草皮;這裡灰塵飛揚,每一步都能揚起灰塵,特別是牛群經過,如果不想吃灰就要閉氣很久。那些灰塵,可能是風化的表土,但是如果仔細觀察,也就會明白,至少有一部分是乾燥裂解的牛糞。沿途牛群之多,看地上的牛糞就知道了。路上看得到新鮮的牛糞,彷彿剛從槍管裡擠出來似的,連膛線的螺紋都看得清清楚楚。也能看到被踩扁像一塊柿餅那樣的牛糞。也能看到進一步乾燥斷裂像巧克力餅乾屑的牛糞。也能看到風乾成褐色顆粒開始跟地上的塵土合為一體的牛糞。這些觀察的資訊,足夠拼湊出牛糞從新鮮地誕生,到塵歸塵土歸土的整個歷程。

這段上坡路上,豔陽赤辣,人牛雜沓,飛灰的程度更教人難受。行旅的人個個灰頭土臉。但是,我發現,奇異的是,那些雪巴女人的頭髮怎麼都看起來頗為油亮,好像不沾灰塵似的。還有她們的衣服,都是配色豔麗大膽的薄紗,大紅大綠的,也都顯得一塵不染。看來這個地區的女人,保養她們的紗衣比保養自己的皮膚更賣力些,清洗她們的頭髮比清洗她們的臉龐更勤奮些。

在這段坡道上我們突破了三千公尺,但是對我們來說都不算甚麼,所以沒留意。過三千之後,有一處石塊圍出來的矩形平台,是第一個可以眺望聖母峰的景觀台。視線前面的松樹長得頗高,聖母峰又遠在五十公里以外,相當於從新竹眺望雪山,實在頗辛苦。因為我們將要走到她的「登山口」,也就是「聖母峰基地營」,所以對這塊眺望台不太感興趣,吃點零食和水果就繼續上路了。

所謂聖母峰基地營至少有兩處,一處在西藏(聖母峰北側),一處在尼泊爾。聖母峰的世界最高身份,在十九世紀後期就已經被確定了。攀登她的夢想可能歷史久遠,但是實際行動是在 1920 年代開始的。那時候尼泊爾鎖國,西方人(主要是英國人) 從中國借道西藏,嘗試由東北稜攀登。那個年代的最著名英雄是喬治馬洛里 (George Mallory, 1886--1924),他曾三度領隊攀登聖母峰,沒有第四度嘗試的原因只是,他的第三次沒有回來。這位激進的自然主義者,可以在四千多公尺的高度裸體渡溪;美國國家地理雜誌 2003 年五月號紀念聖母峰登頂五十週年的專輯裡,有一張他的裸體照片,全身的穿戴只有頭上的帽子和背上的背包(可能還有腳下的靴子);在那個年代,一位紳士,即使是裸體還是不會忘記戴帽子:那是禮貌。

馬洛里傳世的一句話是,當被無知也沒創意的記者問了幾百次為甚麼要去登山之後,俏皮地回答「因為山在那裡」 (Because it is there)。這位古典的登山勇士顯然也有頗為高雅的教養,才能說出那麼精彩的一句話。面對那種無知又無聊的問題,這句無聊又無意義的話,真是再好不過的答案了。馬洛里一定曾經讀過卡洛爾 (Lewis Carroll) 寫的愛麗絲漫遊奇境和鏡中奇緣兩部小說,並且深得其中真味,於是玩弄了一句漂亮的英文對杖。那句話的俏皮之處是,別人問為甚麼要去登山,重點當然是問「為甚麼」。他的回答並不針對為甚麼,而針對「去」。為甚麼需要「去」,因為山在「那裡」。如果它在「這裡」,我們就不必「去」,如果它願意過來,我們等它「來」就好了,也就不必「去」。就因為山在「那裡」,不肯自己過來,只好我們「去」。在文法上,這句話回答了問題,而且是一句真理:我們總是說「去」「那裡」,「來」「這裡」,不是嗎?但是在意義上,它卻根本是個無聊的文字遊戲,沒有回答任何問題。這才是此話的高明之處,所以能夠流傳至今,變成我們回應「為甚麼要去登山」的標準答案。

1999 年,一支隊伍在事前研判的地點附近發現了馬洛里被冰封了 3/4 世紀的遺體。大部分登山裝備都還在,可惜找不到他的照相機。那一年,他是登頂前罹難?還是回程時罹難?就成了登山界一件懸案。

可能是裝備不夠進步,登山規劃尚未成熟,1920--30 年代的聖母峰探險都沒成功。後來,世界大戰中斷了這個探險事業。1950 年換成中國鎖國,西藏更是外人止步之境。巧的是,尼泊爾在那時候改變國政,重回世界舞台,開啟對外交通並小幅度地容許某些外國人(主要是英國人和瑞士人)進入山區。西方登山界稱 1950 年從尼泊爾這方面重回聖母峰的那段時期為「埃弗勒斯復興」(相對於「文藝復興」)。

兩年的復興期探出了可能的登頂路徑,英國人在 1953 年春季大軍壓境,勢在必得。所謂「基地營」的概念就是在這種幾乎是軍事行動的登山型態中建立的。那一支英國登山隊的領隊,約翰杭特 (John Hunt, 1910--1998),是位陸軍准將,他真的用戰爭規模的策略與後勤來對付聖母峰。他動員了 350 名挑夫,不知多少頭牛,運送了十噸重的後勤物資到昆布冰河旁邊的石灘,就好像要準備長期圍城作戰那樣。那個集中物資與人員的地點,就是「基地營」。他安排了至少三組,每組兩人的「攻擊小隊」,準備前仆後繼地攻頂。這些攻擊手,在運補期間,被派去攀登沿途一些六千公尺級的山,以便適應高度、氣候、地貌、裝備與團隊;其中最特別的裝備,就是氧氣瓶和供氧面罩。

登山隊員在基地營集結兵力之後,就開始向前推進,佔領陣地:也就是設立「前進基地營」。在基地營以上,杭特的隊伍一共設了八個前進營地 (Camp II--IX)。登山家或經過訓練的雪巴人(他們從挑夫升級起來擔任攀登的任務),開闢攀登路線,建立前進營地,並來回運補物資到前進營地,就這樣穩紮穩打地向上挺進。經過一個半月的纏鬥,最後只有兩個小隊能夠就攻擊位置。第一小隊 (Tom Bourdillon 和 Charles Evans) 在 5 月 26 日功敗垂成;第二小隊,也就是這次圍攻行動的最後一次機會,在 5 月 29 日登頂成功。雖然整支遠征隊最後只把兩個人推上了山頂,就一場戰役而言,兩個人的成功就是全軍的成功,而整個人類也就首度有了確認的聖母峰登頂紀錄。

杭特的成功領導,讓他在回國之後被女皇冊封為騎士,也就是有超乎常人的勇氣,能夠保護弱小的人。他後來運用這個爵位的資源,設立學校,成立組織幫助受刑人的保釋與重入社會,度過意義非凡的後半生。他攀登聖母峰的方式,在後來的二十年被奉為典範,大規模的遠征行動絡繹於途,目標對準了喜瑪拉雅山區八千公尺以上的頂級高山。

但是,到了 1970 年代,一個三十歲出頭的義大利小子,梅斯納 (Reinhold Messner, 1944 年生),出來嗆聲。他很刻薄地說,這種圍攻方式的登山,對山是不公平的。他覺得就像一群小嘍囉圍攻垂垂老矣的巨人,他為山感到悲哀。這個後來被稱為「最偉大登山家」的傢伙,呼籲登山家有種的話就該單挑,跟山來個一對一的對決。這個恃才傲物的狂妄傢伙真的辦到了。他先在 1978 年與一名同伴 (Peter Habeler) 聯袂不使用氧氣瓶而登頂聖母峰,走的是與 1953 年相同的南坳路線。後來,在 1980 年夏末,他更狂妄地選擇更困難的北壁路線(取道西藏),不用氧氣瓶,甚至沒有同伴。他創下了「無氧獨攀」聖母峰的紀錄,實踐了他自己所謂「一對一公平對決」的誓言。梅斯納一個人在北壁上奮鬥了三天三夜,垂直爬升 2300 公尺,成功登頂並且在 8 月 21 日活著回來了。

離開遠眺聖母峰平台,還有三公里的緩上,就到了南吉巴札 (Namche Bazaar)。這座海拔約 3400 公尺的山城,被稱為雪巴人的「首都」,可能是尼伯爾東邊三分之一國土內最大的城鎮了。以前,它是雪巴人趕集交易的聚會點,現在已經儼然是一座高山中的度假與購物小鎮。繁忙的主街上,甚至有酒吧和網咖。其實,Bazaar (或寫 Bazar) 是「市場」的意思,因此正確的翻譯應該是「南切市場」。不過,「南吉巴札」實在享盛名已久,沒必要去搞正名運動了。

雪巴 (Sherpa) 在藏語中就是東方或東邊的人。雪巴人本來就是藏人的一支,過去五百年逐漸翻越喜馬拉雅主脊朝南散佈,如今分佈在尼伯爾東邊,印度東北部包括大吉嶺一帶,以及靠近中尼和中印邊界的西藏部分。其實這些山地民族並沒有特定的國家觀念,他們是被外人分割到中國、尼伯爾和印度的。這些人在山裡走來走去,一般來說可能政府也沒必要管他們,反正他們不做什麼顛覆活動,也繳不出多少稅。例如首批登頂聖母峰那兩個人之一的雪巴人丹增諾杰 (Tenzing Norgay, 1914--1986) 其實出生在西藏那頭,16 歲開始就跟著英國人的登山隊伍做挑夫,從西藏一直做到尼泊爾。在首登聖母峰之前就已經在登山界闖出了名氣,各國遠征隊搶著聘請他擔任嚮導。因為政治原因,他曾一度謊稱自己是在南吉巴札西邊的村落出生的。而他後來的事業基地與他最後的「家」,卻在印度的大吉嶺。

走進馬蹄狀的南吉巴札,旅館和小耳朵天碟圍繞半個谷地,馬蹄的重心位置豎立一座整潔亮麗的佛塔,四對具有佛性的鳳眼,親切但保持距離地環顧著三方的子民和一方的山水。站在佛塔附近,向北仰望,整個山城盡入眼底,屏障北方的是昆比友拉神山。面向南方,隔著柏特河谷,谷的右邊是孔德山,谷的左邊是康格魯山。這兩座山其實都是由三座或四座山峰組成的「群峰」,我就不再深入那些細節了。

南吉巴札從 1983 年開始供電,村民陸續從魯卡拉挑回來電視機、洗衣機、熱水爐和小耳朵這些設備,更別說像電燈和烤麵包機這些小電器了。二十多年來,已經有一代的年輕人在電氣化設備中長大。那些看電視長大的「城鎮」小孩,跟前面經過的那些村落中的「鄉下」小孩,有何不同呢?當我剛要踏入南吉,迎面走來兩個五歲的娃兒,我還正在想,他們看起來跟前面遇到的小孩有點不一樣,他們就已經同時舉起了木槍,對著我掃射,嘴巴裡射出連發的子彈,咑咑咑咑咑咑咑咑,射得我目瞪口呆。這些就是看電視長大的孩子啊。

今天是我的四十五歲生日。這幾年我都自備生日禮物(去年收到一群朋友合贈的衛星定位儀),今年的自我生日禮物就是這趟旅行。晚餐後,美琴幫我準備了類似生日蛋糕的圓餅,切了分食,以茶代酒,其實也過得挺樂。不料到了八點,突然熄燈,從廚房端出一塊真的布郎尼蛋糕,上面插著五根真的蠟燭。原來是蘇亞私下請廚房準備的。客棧主人為我掛上一條哈達,其實是有點像模仿劉文正的晚輩歌手喜歡搭在頸上的捲筒衛生紙,不過我還是很感動地接受了。整個屋子裡適逢其時的過客都成了座上嘉賓,大家一同在燭光中唱生日快樂歌。在 3400m 的海拔雖然不足以讓我呼吸困難,但是要一口氣吹熄五根蠟燭還是個不小的挑戰;我有點取巧地辦到了。然後小石和美琴幫忙分蛋糕,阿發幫忙照相(很遺憾豐州那時候正窩在床上對抗他的第一波高山反應,都是我害的,我請他喝了一杯啤酒),我把蛋糕分送到各桌國際賀客手上,有來自英格蘭、蘇格蘭、澳大利亞和日本的健行者共二男四女,還有尼泊爾本地的嚮導或挑夫共約十人。這麼一鬧就不可開交了,我又喝了 500cc 的啤酒吧;差點就要 high 過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