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EBC Gokyo 健行: Day 3

今天是「適應日」。其實,海拔 3440 公尺,相當於南湖圈谷的高度,對我們這些人來說,哪裡用得著適應?更何況昨天住的還是有水有電有賣啤酒的旅館,不是圈谷的鐵皮山屋。但是,當初在台灣也沒人敢第一個說不必適應,所以就都接受了領隊阿發安排的行程,乖乖在這裡適應一天;其實在登山旅程中休息打混,沒有什麼人會真的不高興,更何況自從到了南吉巴札,我們都覺得這周圍的大山大水真是美呆了,興奮都來不及,自然也不會抱怨多出一個休息日。今天的行程是去參觀著名的「埃峰景觀旅館」Everest View Hotel,海拔大約 3800 公尺,也就是登頂南湖大山的高度。據說旅館的建築物品質,周圍的造景,融入環境的設計,以及供應的食物,都是一流的。這使得我在早晨出門的時候更覺得興奮了。

從旅館出發,一開始走在村子裡四通八達的小徑上,容易覺得徬徨,但是基本上遇到岔路往上走就對了。我們住在馬蹄形南吉巴札村落的西側,往上走不久會先遇上一間喇嘛寺 (gompa),按照當地禮儀得逆時針繞著它走,才能順便用右手轉動法輪。這裡已經接近村落的頂端,照片裡俯瞰被譚瑟庫 (Thamserku) 稜線抱在懷裡的馬蹄東彎,高處兩棟座落在操場後的房舍,是一所小學。

山徑逐漸匯集,就像登合歡北峰那種大眾化高山的路,看似複雜卻分分合合,最後總是會接在一起。所以基本上便是之字形地上升。西南方的的孔德 (Kongde) 山區逐漸昇起,屏障著南方天空。肩稜上隱約可見一排房子,座落在一塊巨大岩塔下方的雪坡上,據說是瞄準M型社會另外一端消費者的高山旅館,旅客們都是搭乘直昇機直達門廳的。至於它的高級程度,我們只能寫 Email 去問問比爾蓋茲了。

左邊的照片是以孔德為背景,和蘇亞與阿發在之形路的某一個轉折處合影。蘇亞是蘇曼的弟弟,而蘇曼是代辦這次健行之嚮導與挑夫事宜的公司負責人。我們本來跟蘇曼聯繫,後來他恰好要去台灣推廣業務,使得我們在台灣海峽上方的某處擦肩而過。於是,到了加德滿都,就改由蘇亞代理我們的旅程。蘇亞兄弟是紐瓦 (Newar) 人,這支民族是加德滿都的原住民,大約佔尼伯爾人口的 6%。當佛陀行腳到加德滿都如今稱為猴廟的地方宣道時(不過這段行程的傳說成分大於歷史成分),整個加德滿都谷地還是紐瓦人的家鄉。但是當時那些原住民並沒有普遍接受佛教,佛教是後來阿育王的孔雀王朝擴張到尼伯爾之後才再度由南方傳入的。這對兄弟是家族裡第一代受(現代)教育的人,五年前開始了他們自己的旅遊事業。這家公司專心經營台灣和香港市場,所以公司培育的嚮導與挑夫,多少會一點中文,還會用閩南語說『你講啥?』

孔德山腳下是柏特溪 (Bhote Koshi),那裡有一座小型的水力發電廠,南吉巴札的電力就是從那兒來的。柏特溪發源自卓奧有山 (Cho Oyu, 8201m, 排名第六) 西麓的冰河,其實尼伯爾人說的 Bhote 就是指西藏,也用來籠統地稱呼包括雪巴人在內的那些來自西藏的高山民族,而這個字在藏語卻是「南方」的意思。夾在印度與中國間的另一個小國不丹,她的名字 Bhutan 來自於藏語「南方的邊界」。我想,如果有一天西藏獨立了,那些在二十世紀初被糊里糊塗劃分到許多不同國家去、但其實與西藏人同文同種又有相同信仰的各地高山民族,說不定都會發起獨立或者回歸西藏的民族運動。到時候,想必會在那些南亞國家之間引起一場不小的騷動。

以下合照拍攝於之形路走完了,即將抵達祥波切 (Syangboche) 的山坡上,昆比友拉山 (Khumbi Yul Lha) 主宰著天際線。昆比友拉好像環抱而守護著南吉巴札,因而被雪巴人視為「神山」。就像安娜普娜方面的魚尾峰一樣,也是不許攀登的山。在這裡可以看到柏特河發電廠的水管和電線之類的部分設施。

山徑在祥波切之後翻越一條稜線,告別了柏特溪谷,迎接我們的是橫在眼前的飛機場。雖然有一條跑道,不過我不知道除了直昇機以外,什麼飛機可以在這麼崎嶇又短的跑道上起降?兩條小徑橫越跑道,左邊的去昆德 (Khunde),右邊的去昆瓊 (Khumjung),途經埃峰景觀旅館。在我們橫跨跑道的前後,有兩架直昇機運來補給品。不管裡面裝的是什麼,只是看到那些印象中用來裝核子廢料的密封圓桶,就感覺很不舒服;相對地,那些散裝的建材,包括門框門板和窗戶,就看起來迷人多了。

此後山徑沿著等高線腰繞,感覺很像從向陽山第一登山口前往嘉明湖避難小屋的山徑。右邊陡降至深峻的杜江峽谷,下方的另一條腰繞路明顯可見,那就是明天我們將走去田波切 (Tengboche) 的道路。隔著峽谷佔滿整個視界的是譚瑟庫 (6608m)。豐州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我正企圖將一段心情凝聚成文字:

我從夢妳的夢裡醒來
終日閱讀的喜馬山群
幻化成一支支冰雕雪琢的法輪
沈浮在清得看不見河水的杜江之中
那不見了的轉動法輪的手
悄然回到桃山溪畔鋪滿松氈的小徑
所祈求所盼望的
    無非只是
重新攜起妳的手
    一起走


途中經過兩座短石牆工整圍起的莊園,都是民宿或旅社。靜謐的環境,恬淡的空氣,不太冷冽的溫度與不至於太高的海拔,值得「一般人」前來度假長住。如果有留宿的旅客的話,不是已經出去遊蕩就是還在溫暖的房間裡瀏覽窗外的藍天白雪;總之,庭院裡空擺著幾組白色桌椅,沒有人坐著享受。倒是一尾山頂的黑狗兄選了牠自己的位置,閒適地趴著。我不能辨認牠是不是藏獒,至少沒有傳說中藏獒的兇狠,但是從銳利的爪子和冰冷的眼神,寧願相信牠至少具備一部份的血統。如果我想實驗看看牠是不是藏獒,應該伸手摸摸牠或者假裝闖進牠的院落,但是神經病才會做這種實驗。

腰繞路上有鐵杉、五葉松、圓柏和高山杜鵑,都跟台灣的高山景觀神似,但是懸在兩側頭頂上的崇山雪嶺,卻又那麼地不真實。走在路上,常有地理上的錯亂感覺。左邊的山壁逐漸退遠,山勢柔軟起伏,彷彿即將登頂三叉山的樣子。幾顆孤松散落山徑兩側,日本人的景觀旅館就要到了。她隱藏在幾道小丘的後面,真的要在最後一個路轉之後才會忽然出現。迎客的石砌台階採用當地石材,路上尋常可見,但是那整齊的裁切和畫一的跨距,立刻就顯示它不同於尋常石階的身份。

石階盡頭迎接我們的是背後的孔德山,反映在落地窗上。幾種日本造景與庭園掛飾,頗低調地環繞在大門口。這座每晚要價 150 美金以上的豪華旅館曾經難以經營(可能當時的M型社會尚未定型),但是現在看來欣欣向榮。在這麼偏遠的地方還要求員工穿制服,那些日本人真是夠了。嚮導帶著我們揚長穿越門廳和中庭,直驅後陽台。看來識途老馬還真不少(或者他們都有一本好的旅遊手冊),陽台上聚滿了各色人種(我們代表黃種人),在明耀的陽光下喝著冷熱飲料,閒暇地嗑著他們母語的牙。從努子峰 (Nuptse, 7861m,排名十九) 橫連到洛子峰 (Lhotse, 8501m, 排名第四)的整個南屏冰壁,橫列在聖母峰之前,使得這陽台所謂的埃峰觀景,只能瞧見在那片冰壁之後探出一點頭來的黑色山尖。如果日本人再瘋狂一點(或者再虔誠一點),應該在這裡建一座 300 公尺的高塔,讓人搭電梯上去仔細瞧瞧聖母峰。

即便聖母峰遙遠看不清楚,展現在這陽台前的喜瑪拉雅山區卻也夠人欣賞。畫面左側的兩座高山,Cholatse 和 Tawache (又稱 Taboche),橫踞杜江溪谷與昆布冰河之間,向右連綿著洛子峰南側連稜以及冒出頭來的聖母峰,最右邊的是阿瑪達布朗,跟洛子峰隔著映佳溪谷 (Imja)。

喜瑪拉雅是一條碩大的、雄踞在整個中亞與南亞之間的山脈,此處只是其中一部份的山區。喜瑪拉雅的羅馬拼音 Himalaya 由梵文 hima alaya 而來,譯成英文是 adobe of snow,就是「用雪砌成的房子」。從這個陽台望過去,就可以體會這個名字的由來了。

我們在陽台坐下來的時候,就連那一點尖峰都看不到,因為一朵不大不小的雲,不偏不倚地恰好遮在聖母峰頂上;就像每次都不偏不倚地沾在裸體畫的重要部位的無花果樹葉一樣。可是小石和阿發這些認真的攝影家,還是豎起了三角架,各就戰鬥位置。我假裝用力向北方吹氣,幫他們吹散那朵雲。老天疼惜他們的虔誠,讓雲朵暫時散去,只留下一束被強勁氣流扯起來的冰霧。這麼一來,陽台上的眾人就都不閒適了,鬧哄哄地擠在陽台的牆邊上探望或拍照,彷彿多往前擠一吋就能多看清楚一點似的。

我反正沒帶相機,暫時又搶不到鏡頭(我總不能飛到陽台外面去吧),所以點了一份總匯三明治與一杯咖啡,閒閒吃起來。很後悔忘了帶上來一項裝備:墨鏡。走在路上還不覺得需要,但是此時面對豔陽下白得刺眼的咖啡杯,卻真的覺得需要了。其實陽台後面的整面落地窗很神秘地具有放大效果,而且柔化了亮得刺眼的南屏冰壁,沒戴太陽眼鏡的人,可以把眼光集中在那片玻璃窗上。

我們的團費不包括埃峰景觀旅館的午餐,只能供應第二頓早點。小石自費十九美元點了一份雞肉捲,卻說是全程最難吃的一餐。不知道是不是安慰我們?午餐要回去南吉巴札的旅館吃,在那個陽台流連到十一點半才離開,不過剛才的點心夠我們撐到下午兩點。

原則上循原路退回,途經剛才的小旅社時,拍下了一張有詳細資訊的看板。如果想要闔家度假,又嫌埃峰旅館太貴,這一間看來是非常實惠的第二選擇。

適應日的行程只需要半天的時間,午餐後的時間我用來寫明信片。不過,雖然旅館老闆說他次日就幫我們拿去郵局了,因為我寄了一張給自己,所以知道這張明信片總共花了五十天才回到我的信箱。但是有些人始終沒有收到我的明信片,也許我在背面寫了太優美的句子,中途被劫去收藏了,哈哈。

寫完明信片之後,一夥人到市集去逛街,真的是幾乎世界上每一種登山用品名牌,在這裡都有一份仿冒品。不過有一家我記得名字叫 International Mountain Equipments 的店子,似乎賣的都是真貨,而且價格比在台灣稍微便宜一點。

晚餐時,拉梅斯 (Ramesh) 悄然進來,受到蘇亞和阿瑪的歡迎。看來有點疲倦,就先進內室休息了。原來他今天搭早班飛機到魯卡拉,九點多開始走,現在就到了南吉巴札。明天早上開始,拉梅斯就是我們的嚮導,而小老闆蘇亞打算早上五點出發,去魯卡拉趕十點的飛機回加德滿都辦公。拉梅斯是種姓制度裡高層的 Chhetris 人,傳統上屬於戰士階級。他看起來很隨和可愛,而且願意在種姓傳統中認為地位比較低下的 Newar 人 Suman 和 Surya的公司裡工作,看來尼伯爾政府 1963 年宣示廢除種姓制度的作為,在年輕一代身上的確看到效果。Chhetris 和另一個高層種姓的 Brahmin 教士,組成尼伯爾三成的人口。而他們的語言 Khas Kura 則被規定成尼伯爾的「國語」。據我觀察,健行途中遇到的當地居民都能說「國語」。

拉梅斯會講一些中文,我們回台灣後,他開始在加德滿都正式學中文。他的 Email 地址是 namasteramesh@yahoo.com

從隊友小石、阿發、豐州、露露和美琴那兒蒐集來的照片,放在 Flickr 上,以下是隨機選擇的三張縮影。歡迎前往 Flickr 觀賞第一至第三天的相簿,每一張都有中英文註解,有幾張在畫面上加註山名,而且大部分照片還提供較大解析度的圖檔。Flickr 相片簿 聖母峰基地營健行 Days 1--3



www.flickr.com





2 則留言:

  1. 果真學長+幼獸學弟的記錄,是我的EBC to Gokyo的記憶連線,屆時再加上阿發及幼獸學弟等的相片,那就全套完整啦!加油!加油!"駱駝2007 EBC to Gokyo全記錄".

    回覆刪除
  2. 版主您好:

    預計今年暑假參加聖母峰基地營健行 .

    請問大致上需要準備哪些裝備呢?

    一般登百岳的裝備我大致都有了

    謝謝您

    回覆刪除